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PinX1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PinXl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细胞外基质的相关机制.方法将PinX1-siRNA分别转染至黑色素瘤细胞A375和MV3中,运用CCK8增殖实验检测PinXl基因对于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PinX1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使用WesternBlot测定PinXl、MMP-9和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作者:赵杨;郑雨晴;章宏伟 刊期: 2018- 06

  • DSA引导下经皮入路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硬化治疗方法将病例分成A、B2组,A组37例以无水乙醇结合聚桂醇进行治疗,B组35例仅以聚桂醇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3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使用......

    作者:李嘉朋;陈巨峰;冼淡;李金;王磊;张国润 刊期: 2018- 06

  • 睑板结膜瓣在眼睑肿瘤术后眼睑后层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睑板结膜瓣一期修复眼睑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后层缺损的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眼睑后层肿瘤患者33例33眼,睑缘色素痣21例,眼睑基底细胞癌7例,睑板腺癌3例,眼睑鳞状细胞癌2例.睑缘痣直接切除,恶性肿瘤按Mohs法(术中送冰冻切片控制切缘)切除.根据缺损范围及部位,灵活应用自体睑板结膜瓣修复眼睑后层缺损,联合眼周皮瓣修复眼睑前层缺损行眼睑再造术.结果术后33例均......

    作者:程茜;陈卓杰;何玉仓;张勇;杨巧飞;牟晓欣;牟军;李力群 刊期: 2018- 06

  • 耳后旋转皮瓣延续薄层刃厚头皮片联合Z成形术矫治隐耳畸形

    目的探讨耳后旋转皮瓣延续薄层刃厚头皮片联合Z成形术矫治隐耳畸形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对4例(6耳)隐耳畸形患者应用耳后旋转皮瓣延续薄层刃厚头皮片联合Z成形术进行治疗.术中松解耳廓软骨周围粘连后,耳后旋转皮瓣携带刃厚皮片覆盖耳后创面,耳后下部皮瓣向上推进与其交错对位缝合.结果本组患者4例(6耳),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患耳均获得了满意而稳定的外形.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不需植皮,隐......

    作者:于晓波;杨庆华;何乐人;蒋海越;潘博;赵延勇;林琳 刊期: 2018- 06

  •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不同美容切口的选择

    目的根据腮腺肿瘤的性质、位置、大小选择相适应的不同美容切口,并探讨腮腺肿瘤手术的适美容切口选择方法.方法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3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肿瘤的位置、大小采用不同的美容切口进行手术,包括腮腺耳屏前垂直切口、耳屏前拐杖切口及除皱切口.术中注意保护面神经及耳大神经.术后检查暂时性面瘫、涎瘘以及术后外观情况,并与传统手术切口入路的21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共......

    作者:张强;陈凯瑞;谭艳林;危由春;曹钟义;邱嘉旋 刊期: 2018- 06

  • 舌状乳腺组织瓣翻转矫正中度乳房下垂

    目的探讨矫正乳房下垂的新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取乳晕周双环切口,去除内外环间表皮,皮下广泛分离后,于乳腺下中位切取舌状乳腺组织瓣,将此瓣向后上翻转至乳腺后间隙,使乳晕区增高,将下部两侧腺体拉拢缝合.再于上方腺体正中纵向切开,适当分离后将内侧腺体瓣向外后方旋转,外侧腺体瓣向内前方旋转缝合固定,使整个乳房塑形成半球状.结果2008年10月至2017年6月采用此法矫治中度乳房下垂共1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

    作者:何俭;刘晓夏 刊期: 2018- 06

  • 游离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在颅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在颅内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及颅面创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行颅内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或颅面创伤后缺损修复的病例.总结皮瓣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脑脊液漏、感染等)、患者满意度,评价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应用游离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修复颅面缺损10例(脂肪筋膜皮瓣3例、脂肪筋膜瓣2例、肌皮瓣4例、嵌合皮瓣1例).......

    作者:郭小双;祁佐良;杨晓楠;宗宪磊;宋国栋;都乐;赵竟伊;任天剑;靳小雷 刊期: 2018- 06

  • RICH新生儿期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一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2015年3月收治1例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apidlyinvolutingcongenitalhemangioma,RICH)伴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TP)和凝血病(coagulopathy,CP)的新生儿,先后采用血小板输注和栓塞治疗(无水乙醇、聚桂醇)后,患儿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很快恢复正常,瘤体明显地消退萎缩,随后行手术切除.患儿在输注1次血小板后其PLT即恢复正常......

    作者:高庆文;沈卫民;严俊;陈海妮;季易;邹继军;陈建兵;崔杰 刊期: 2018- 06

  • Madelung病的研究进展

    Madelung病是一种机制未明但临床特点明显的脂肪堆积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无包膜的脂肪堆积在颈部、面部、肩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常见于有长期饮酒史的中年男性,易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脂肪抽吸术,两者各有利弊,但都是非根治性手段,均存在很高的复发率.......

    作者:陈春野;张敏霞;赵婉意;方青青;王晓维;谈伟强 刊期: 2018- 06

  • 射频微针技术微创介入治疗腋臭31例

    目的探讨射频微针技术微创介入治疗腋臭的有效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对31例腋臭患者采用Bodytite(腋臭治疗仪)射频微针技术微创介入治疗腋臭.并根据Park制定的标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8个月,30例患者腋臭完全消失,1例残留异味,再次行此手术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瘢痕,外观较好.5例患者有少许色素沉着.结论射频微针技术微创介入治疗腋臭简便、......

    作者:金超杰;陈垒垒;张兴群;姚毅 刊期: 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