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5期文章
  • 计算机辅助三维映射建模技术修复单侧颅骨缺损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映射建模技术在单侧颅骨缺损对称性修复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单侧颅骨缺损患者行全头颅螺旋C扫描、计算机辅助CT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三维映射建模、快速原型加工以及EH复合人工骨材料翻模制作单侧颅骨缺损的置人体,经手术置入,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临床应用15例,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脑脊液漏、置人体排斥、异物感、置入物漂浮感等并发症.置入体和缺损部位高度吻合,颅骨的对称性恢复......

    作者:詹明坤;赵嘉琦;穆雄铮;祁佐良;韦敏 刊期: 2008- 05

  • 下颌神经管三维CT定位在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以减少下颌角弧形截骨整形术中下齿槽神经血管束损伤的几率.方法对30例青年女性下颌角肥大患者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定点后测量下颌神经管下缘在各点距下颌牙牙冠的距离.术中应用钢尺测量定位其在下颌骨体外表面的投影.指导截骨.术中、术后观察下颌神经管的完整性.结果30例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神经管骨壁均完整,未损伤下颌骨体内神经血管柬.结论三维CT可以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指导......

    作者:王吉昌;归来;张智勇;牛峰;蔡景龙 刊期: 2008- 05

  • MRI三维重建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分布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的患者进行双侧乳房MRI薄层扫描(层厚1mm,t2_ps3d_cor序列),在计算机上运用Amira电脑软件模块对扫描信息分别进行体积重建和表面重建,观察水凝胶的分布范围和部位,并计算其体积.结果自2007年3月以来,于临床应用23例(46只乳房),其中5例(10只)水凝胶位于乳房后间隙,包膜完整,分布均匀,......

    作者:孙家明;袁泉;郭科;郭能强;彭冲;张勇;王介聪 刊期: 2008- 05

  •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中下颌前突者下颌支的CT测量

    目的用CT扫描的方法来描述下颌支骨松质分布和骨皮质厚度变化情况,以此来估计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舌侧骨切开的位置、深度和方向.方法45例实施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骨性Ⅲ类下颌前突患者,术前进行上下颌骨CT扫描.从下颌小舌平面开始每隔2.5mm为一层面进行测量,向上20mm,在每一层面测量骨皮质的厚度和骨松质的分布情况.结果下颌支上部骨松质分开的占37.5%,骨松质在任何一层均未分开的占62.5%.在下颌......

    作者:马嘉;李秉鸿;卢利 刊期: 2008- 05

  • 耳廓再造肋软骨切取术后胸廓外形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肋软骨切取术后胸廓外形的改变,为预防供区畸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994至2003年在北京整形外科医院行耳廓再造的小耳畸形患者107例.通过对不同情况下胸廓的凹陷程度、肋弓缘的改变,分析影响胸廓外形变化的因素.使用Stata统计软件,用X2检验分析结果为阳性和阴性病例数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88例中,发生胸壁凹陷畸形48例(54.55%),其中轻度畸形35例(39.77%),重度畸形1......

    作者:郭万厚;杨庆华;蒋海越;庄洪兴 刊期: 2008- 05

  • 带蒂联合皮瓣移植修复上肢广泛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上肢广泛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12例肘部、前臂及腕掌部高压电烧伤、热压伤及碾压伤患者,清创后4例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与髂腰部皮瓣联合修复,将背阔肌肌皮瓣部分形成岛状,胸背血管蒂通过腋窝,上臂内侧皮下,髂腰部皮瓣部分以旋髂浅血管为蒂,皮瓣的蒂部形成皮管,位于腹股沟处,3周后再行断蒂;2例背阔肌肌皮瓣与侧胸皮瓣联合,将胸背动静脉游离出置于侧胸皮瓣内后形成皮管.蒂部位于侧胸上部;6例以巨......

    作者:黄旭;谢庭鸿;杨兴华;张明华;张丕红;龙剑虹;黄晓元 刊期: 2008- 05

  • 颅缝早闭症术前三维CT测量及术后评估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三维CT重建在颅缝早闭症患儿修复术中的意义.方法对17例颅缝早闭症者于术前行CT三维重建,并运用计算机测量颅底俯位、颅骨与轴线相交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颅长、颅宽,并求出比值.分别对短头、舟状头、斜头(包括颅顶不对称指数)进行测量.将17例中9例术后的三维CT测量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17例颅缝早闭症术前的CT三维重建,短头前移距离在1.5~3cm.舟状头后缩2~4cm.斜头则前移......

    作者:沈卫民;高峰;王刚;崔杰;陈建兵 刊期: 2008- 05

  • 眶周创伤的早期整复

    目的探讨眶周创伤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本组61例患者,其中眶颧骨折30例、额眶骨折6例、鼻筛眶骨折8例、眼眶爆裂骨折7例、眶周多发骨折10例.经详细体检及CT等辅助检查,明确眶周创伤的具体伤情,制定治疗方案.手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或眉尾小切口,结合睑缘下切口入路及利用局部伤口,充分显露眶周骨折区域;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并同期采用钛网及Medpor重建眶壁.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伤口均一期......

    作者:罗金超;归来;张智勇;滕利;朱敬民;郝天智;周至 刊期: 2008- 05

  • Ⅱ型眼眶神经纤维瘤病的整复治疗

    目的探讨Ⅱ型眼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6例(16只眼)Ⅱ型眼眶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眶颞部肿瘤、眶内肿瘤、眼睑和眼眶畸形.所有病例均行肿瘤次全切除联合一期眼睑整复术和眼眶重建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6例术后视力得到提高,10例视力保持不变.所有病例行......

    作者:林明;李瑾;周慧芳;傅瑶;范先群 刊期: 2008- 05

  • 海南黎族人颅面骨三维测量的研究

    目的利用三维CT研究海南黎族人颅面骨的结构及特征.方法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客观显示两点间距离及三点间角度,并可将三维影像放大增加精确度,通过对80名黎族成年人颅面骨进行三维测量分析,并与汉族人进行比较.结果黎族人颅面骨数据在性别间存在较大差异,与汉族人相比,黎族人具备眶宽、颅头宽及面阔的面部特征.结论CT测量及三维重建可准确表述颅面三维结构特征,而颅面骨数据为黎族人进行颌面部整形手术提供了客观参考......

    作者:游文健;黄绿萍;李建军;吴念;展望;刘韵 刊期: 200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