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第6期文章
  • 缩小健侧骨性结构治疗Lauritzen I(A)型半侧颅面短小症

    半侧颅面短小症的常规治疗为:恢复和重建患侧颜面形态和丰满度,力求与正常侧对称.我们于1998年5月至2004年7月采用缩小健侧骨性结构的非常规方法治疗LauritzenI(A)型颅面短小症[1]1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吉昌;归来;牛峰;蔡景龙 刊期: 2006- 06

  • 头癣致晚期秃发性瘢痕溃疡癌变四例

    头癣痊愈后所致晚期秃发性瘢痕溃疡癌变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我们1999年3月至2005年4月共治疗4例,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徐刚;周荣芳 刊期: 2006- 06

  • 腹股沟岛状皮瓣联合阴囊皮瓣修复耻骨部及阴茎瘢痕挛缩畸形

    下腹耻骨联合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常造成阴茎向背侧弯曲和缩短,发生于儿童时期将影响其正常发育,成人则勃起受限,妨碍正常排尿和性功能[1].采取腹股沟岛状皮瓣和局部阴囊皮瓣联合修复,既使瘢痕挛缩得到彻底松解,又使阴茎外观和功能得到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蒋友宁 刊期: 2006- 06

  •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薄皮瓣修复手背创面12例

    自Bertelli等[1]首先报道了皮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的概念及其应用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为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方法.但由于手背部有其特殊的外形和功能,用此皮瓣修复后常出现手背臃肿、外观欠佳,不能达到功能与外观的统一.自2002年5月以来,我们将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经修薄后移植于手部创面,临床应用12例,术后手的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李宗宝;赵风林;吴德富;王文德 刊期: 2006- 06

  • 正常成人阴茎及其毗邻组织结构的可视化研究

    目的建立正常成人阴茎及其毗邻结构的数字化可视模型,为阴茎整形修复获得手术前后形变参数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建立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chinesevisiblehuman,CVH)部分连续图像,运用表面绘制的方法,对阴茎及其毗邻组织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可视化模型可清晰显示阴茎内部及毗邻结构的形态、分布特点和相互间的三维空间解剖关系.重......

    作者:陈华;李世荣;张绍祥;谭立文 刊期: 2006- 06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经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closure,VAC)治疗前后,创面渗出液中胶原酶活性的变化,以部分阐明VAC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取4例急性创面在术后1、2、3d的创面引流液(乳癌术后),同时收集6例慢性创面(4例静脉性溃疡,2例压力性溃疡)在VAC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6d的创面渗出液,利用酶谱分析的方法,观察各时间点的渗出液对可溶性Ⅲ型胶原的降解情况......

    作者:石冰;张萍;李望舟;陈绍宗;李金清 刊期: 2006- 06

  • 改良胸骨上举术治疗漏斗胸

    目的探讨改良胸骨上举术治疗漏斗胸以取得操作简便、创伤小、不易复发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松解剑突后牵拉纤维束、矫正胸肋软骨反向关节畸形、胸骨前板V形截骨钢丝固定、斜形切除部分软骨牵拉固定等改进胸骨上举术方法治疗漏斗胸.结果1997年3月以来,治疗8例漏斗胸患儿,其中4例术前心率快者术中解除胸骨压迫后心率立即减缓.术中出血少,术后胸部形态恢复正常,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未出现气胸、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

    作者:欧阳天祥;邢新;郭恩覃 刊期: 2006- 06

  • 局部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

    目的探讨利用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方法.方法对120例静脉畸形患者采用先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然后即刻施行液氮开放喷射法进行冷冻治疗.结果治愈率77.5%,基本治愈率17.5%,好转5%.结论我们认为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对于颌面部静脉畸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苏彤;刘冰;赵吉宏;赵怡芳 刊期: 2006- 06

  • 改进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效果.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根治术后行一期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改进包括:①肛门内括约肌改进为双层双套环;②肛门外括约肌改进为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与深部重建;③直肠角改进为肛提肌切缘牢固地缝合于肛门括约肌外面与结肠前壁;④直肠瓣改进为三个人工直肠瓣.结果38例术后肛门外形、功能及远期生存率均更为优良,术后肛门功能测试的总优良率达94.73......

    作者:张本寿;林子豪;李增男;郑翔;许良标;徐志久;水祥兵;贾凌;储辉;魏福堂;吴允飞 刊期: 2006- 06

  • VEGF165基因对大鼠软组织缺损修复及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将pcDNA3.1-VEGF165质粒用于软组织缺损局部,观察其对软组织修复的作用和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于两侧臀部制备直径12mm圆形全层皮肤、肌肉的复合软组织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侧为对照组.于实验组注射0.2ml(含200ng)质粒液,对照组以同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术后3、5、7、14、30d照相计算创面收缩率、取材.以RT-PCR法检测局部Ⅰ型、Ⅲ型胶......

    作者:赵冬梅;杨加峰;邱丽萍;武士清;刘军莉;蔡景龙 刊期: 200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