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34例下肢法瓦病临床分析
目的明确一种新的脉管性疾病亚型的命名——法瓦病(fibro-adiposevascularanomaly,FAVA),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中心收治34例下肢FAVA病例,根据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其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要点.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34例患者总误诊率为76.5%(26/34),术后随访1~3年,......
作者:刘大看;龚毓宾;左松;朱晓爽;董长宪 刊期: 2017- 06
-
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在乳房重建的应用
目的探讨游离股深动脉穿支(profundaarteryperforator,PAP)皮瓣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同期或二期应用PAP皮瓣行乳房再造,其中乳腺癌分期Ⅰ期4例,Ⅱ期2例.患者年龄31~53岁,平均(36.2±5.9)岁.结果皮瓣长(25.2±0.2)cm、宽(6.4±0.8)cm、厚(2.6±0.2)cm,血管蒂长度为(7.......
作者:宋达疆;李赞;周晓;章一新;彭小伟;周波;吕春柳;彭文;欧延;毛煌兴 刊期: 2017- 06
-
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在女性外阴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女性外阴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17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行外阴肿物扩大切除及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7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外阴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在修复女性外阴大面积缺损时,具有供区损伤小、修复效率高、皮瓣血供可靠的优点,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程芳;郭亮;肖芃;杨杰;王荣荣;熊凌云;孙家明 刊期: 2017- 06
-
颞浅动脉额支葫芦形皮瓣推进修复颞下区耳前肿瘤切除术后创面
目的探讨应用以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葫芦形皮瓣递进式推进修复颞下区耳前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颞下区耳前部肿瘤患者9例,其中基底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2例,病程1~6年.肿瘤大小0.5cm×1.0cm~1.0cm×2.0cm,根据肿瘤性质扩大切除肿瘤组织,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提示各切缘及基底缘无肿瘤侵犯后,根据创面位置、大小及周边血管穿支情况,设计以颞浅动......
作者:梁群;唐修俊;魏在荣;王达利;王波;曾雪琴 刊期: 2017- 06
-
以肋下动脉侧皮支前支为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以肋下动脉侧皮支前支为血管蒂,设计侧腹部皮瓣,修复下腹部及远位创面.方法本组共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38.2±6.5)岁.设计以肋下动脉侧皮支前支为血管蒂的侧腹部皮瓣10例,其中1例为携带伴行神经的游离皮瓣.共修复腹部创面9例,足底供区创面1例.皮瓣大小为4cm×8cm~7cm×l5cm.结果10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无一例出现血运障碍,腹部外形良好,遗留线状瘢痕.其......
作者:韩军涛;何亭;王洪涛;李军 刊期: 2017- 06
-
上睑提肌联合Müller's肌缩短矫正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联合Müller's肌缩短治疗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38只眼)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皮肤及睑结膜两侧人路,于皮肤面分离显露上睑提肌表面,于结膜面经上穹窿内、外侧小切口分离结膜与Müller's肌,睑板上缘处离断肌肉形成上睑提肌与Müller's肌复合组织瓣,将其相应缩短并调整后固定于睑板中上1/3处,对上睑下垂进行矫正.结果对本组病例进行术后......
作者:游传华;李晶晶;王一贺;秦颢 刊期: 2017- 06
-
三维Z形截骨联合颅骨牵张成骨术治疗单侧人字缝早闭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Z形设计截骨线进行枕部截骨,并安装延长器行颅骨牵张术,矫正单侧人字缝早闭的临床效果.方法把人的头部设想为一个长方体,将人字缝作为Z的中间线,平行于矢状缝的截骨线作为Z的上一横,截向后颅底的截骨线为Z的下一横,由此设计为一个三维的Z形,并截除1条2.0~2.5cm宽的颅骨,安装2~3个延长器.术后5d开始延长,每日2次,0.6mm/d,终延长2.0~4.5cm,然后停止延长,固定3个......
作者:沈卫民;崔杰;陈建兵;季易;邹继军;陈海妮;高庆文;严峻 刊期: 2017- 06
-
自体肋软骨作为部分鼻翼软骨重建移植物改善东方人鼻尖形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肋软骨作为部分鼻翼软骨重建移植物改善东方人鼻尖形态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厚度约0.1cm的自体肋软骨皮质片,重建鼻翼软骨内侧脚、中间脚,改善鼻尖部形态.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共治疗82例汉族鼻整形受术者.结果82例获平均11.7个月随访,79例术后效果满意,未出现软骨移植物显形、移位及感染;1例(1.1%)鼻尖突出度下降,2例(2.3%)鼻尖上旋,经二次手术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孔晓;牛永敢 刊期: 2017- 06
-
自体软骨鼻翼穹窿重建修复鼻翼软骨内外脚夹角
随着人们对鼻部审美的提升,鼻整形手术经历了从单纯假体隆鼻,到多个部位的综合整形,再到如今注重单个美学亚单位精细修复的发展历程.鼻翼穹窿位于鼻翼软骨穹窿下方和鼻孔上缘之间(图1A),仅由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构成,缺乏软骨支撑[1-3].当鼻翼穹窿缘软骨退缩、支撑力量薄弱时,临床常表现为穹窿处塌陷、鼻翼缘组织退缩或双侧不对称等症状[4-5],是鼻整形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区域之一[6].......
作者:马志兵;王金明;董建龙;张骏;陈刚;闻可;刘丹;黄金龙 刊期: 2017- 06
-
指腹筋膜瓣联合甲床移植修复伴指骨外露的甲床缺损
外伤性指甲和甲床的缺失是手外科急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指甲和甲床缺损后影响手指的功能及外观.单纯对残端创面进行修整,会导致患指短缩、钩甲畸形.各种带蒂皮瓣、指固有动脉皮瓣、游离皮瓣等只能覆盖创面,而不能恢复指甲的外观及功能.甲床缺损常用甲床游离移植、甲床断层移植等[1-2]进行修复,但需要完整的骨膜.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我们应用指腹筋膜瓣联合甲床移植重建甲床,修复伴有指骨外露、骨膜缺失的......
作者:黄素芳;王朝亮;王仲秋;葛庆玲;董学广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一个遗传性多指(趾)畸形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
- 2 四维CT血管显影在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构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3 重组人VEGF基因治疗大鼠缺血TRAM皮瓣的观察
- 4 颅颌面外科创立40年回顾与展望
- 5 不同神经损伤方式对面瘫后肌纤维亚型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 6 不同分子量配比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皮下注射的动物及临床实验
- 7 Proplan CMF软件模拟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准确性的临床研究
- 8 足跗外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
- 9 氯化镧对大鼠创口组织胶原合成时3H-脯氨酸掺入的抑制作用
- 10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体表巨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
- 11 TGF-β1诱导瘢痕疙瘩表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 12 超声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 13 指掌横支血管蒂指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 14 全硬腭岛状黏骨膜瓣修复颊腭部缺损
- 15 足趾节段桥接游离移植修复指节段性缺损
- 16 内眦动脉穿支为蒂的角形皮瓣在中面部重建中的应用
- 17 阴股沟皮瓣应用解剖学研究
- 18 肌内静脉畸形所致肢体疼痛原因分析及治疗
- 19 指甲甲沟部甲床局部转移治疗短甲畸形
- 20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