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上方宽蒂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成形术
目的探讨一种减少患者乳头乳晕坏死的上方宽蒂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成形术.方法采用Lejour穹窿顶式手术设计,切除乳房下方的皮肤、腺体,乳头乳晕以上方真皮腺体组织宽蒂抬高到正常位置,进行乳房塑形,术后仅留有垂直瘢痕.结果采用上方宽蒂垂直切口方法行乳房缩小成形术46例,其中4例为单侧乳房缩小,手术效果满意,乳房形态良好.14侧乳房切口部分裂开,其中3侧经清创缝合愈合,其余经换药后愈合,无乳头乳晕坏死发生.......
作者:亓发芝;张勇;顾建英;冯自豪;杨震;施越东 刊期: 2009- 06
-
隐动脉穿支蒂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隐动脉穿支蒂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膝周或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根据创面大小与形状,设计以隐动脉穿支为蒂沿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轴切取逆行皮瓣进行修复.2005年10月以来,于临床应用16例,皮瓣面积15cm×7cm~30cm×15cm,皮瓣旋转角度大180°,小100°.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术后远端1/7~1/5坏死,经换药或局部皮瓣推进后愈合......
作者:文根;柴益民;曾炳芳;汪春阳;吴旭华;陈铿 刊期: 2009- 06
-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技术在下肢淋巴水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皮内注射顺磁性造影剂钆贝葡胺进行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的可行性.方法下肢淋巴水肿进展期患者10例共12侧患肢.在双足第1~4趾蹊背面皮内各注射钆贝葡胺1ml,共8ml,选择三维容积内插快速绕相梯度回波,并行大密度投影重建显示淋巴管和淋巴结.结果10例12侧患肢中有11侧小腿段显示串珠状淋巴管,佳强化时间在造影后15~30min,大腿段显示6侧,佳强化时间在造影后45min.结论间质磁共振淋巴造......
作者:任永强;路青;曹卫刚 刊期: 2009- 06
-
腓动脉穿支蒂小腿外后侧链型供血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蒂小腿外后侧链型供血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蒂外后侧链型供血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12例,皮瓣范围10cm×10cm~25cm×13cm.供区移植皮片修复.结果术后12块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长12个月,短1个月,平均随访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结论腓动脉穿支蒂小腿外后侧链型供血皮瓣血运可靠,修复范围广,保......
作者:魏在荣;孙广峰;唐修俊;王达利;王玉明;韩文杰 刊期: 2009- 06
-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目的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部皮肤穿支血管的嵌合皮瓣,为修复口腔颌面部的大面积、复杂的洞穿性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分支、其在股部正面及两侧可能存在的皮肤穿支血管,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8例.此种皮瓣可分为3种类型: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内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股直肌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结果术后8例16块皮......
作者:王铠;谭宏宇;吴汉江;朱兆夫;刘金兵;龚朝建 刊期: 2009- 06
-
第2跖背动脉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趾软组织缺损
目的介绍应用第2跖背动脉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趾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对5例患者应用第2跖背动脉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趾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为2cm×3cm~5cm×6cm.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2个月恢复正常行走.随访5~7个月趾外形饱满,皮瓣质地良好,感觉基本恢复.结论以第2跖背动脉为血管蒂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质地优良等优点......
作者:焦玉峰;王海全;李耀胜 刊期: 2009- 06
-
DSA下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目的探讨DSA下利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在DSA下应用无水乙醇为8例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女性1例,男性7例,年龄11~50岁)进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治疗分次进行(1~4次,平均2次),所有患者术后均获临床随访(随访时间:初次治疗后8~24个月,平均12.1个月).4例患者术后进行了DSA复查(复查时间:......
作者:金云波;林晓曦;胡晓洁;陈辉;马刚;李伟;范新东;王维;王炜 刊期: 2009- 06
-
应用非动物源性稳定性透明质酸凝胶矫正鼻唇沟皱纹的研究
目的评估非动物源性稳定性透明质酸凝胶(Restylane,瑞典Q-Med公司生产)注射治疗鼻唇沟皱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鼻唇沟部皱纹严重程度分级在中度以上的患者接受非动物源性稳定性透明质酸凝胶的注射治疗(每侧......
作者:晏晓青;由磊;陈力扬;马勇光;黄绿萍;吕长胜;李卫;徐军 刊期: 2009- 06
-
颏下动脉颈部岛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以颏下动脉为蒂的颈部扩张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应用以颏下血管为蒂的颈部岛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12例.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行颈部扩张器植入术,二期以一侧颏下动脉为蒂,设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的大面积16cm×9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静脉回流不畅而出现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等治疗后愈合.4例获得......
作者:李峰永;李养群;陈文;李强;周传德;唐勇;杨喆;赵穆欣 刊期: 2009- 06
-
多耳畸形的手术治疗与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多耳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病理发生机制.方法多耳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较为灵活,主要针对耳屏区域的多余组织进行耳屏的塑形,对于此区域的凹陷畸形行组织充填.对于多耳畸形后部耳廓的形态和位置进行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和Z成形术整复.结果2003至2008年共治疗9例多耳畸形,其前部的多余组织被切除,耳屏被重建.其中有6例行凹陷畸形充填,4例行耳廓组织复合移植,2例行耳垂下方z成形术.术后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潘博;蒋海越;庄洪兴;刘磊;赵延勇;魏建军;于晓波;林琳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烧伤
- 2 三维打印结合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精确治疗二例颌面部多发骨折
- 3 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婴幼儿Pierre Robin序列征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4 1%聚桂醇在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5 海普林对大鼠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 6 婴幼儿肌性斜颈病因病理的研究进展
- 7 纳米脂肪联合结构脂肪移植在眶周年轻化中的疗效观察
- 8 上臂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 9 应用扩张器修复头皮缺损并同期修补颅骨损伤
- 10 口轮匝肌肌黏膜瓣推进修复下唇缺损
- 11 细胞凋亡及Bcl-2、Bax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
- 12 CO2气腔结合内镜下腋窝切口隆乳术的临床应用
- 13 应用可注射性生物材料再生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
- 14 不同程度下睑退缩的手术治疗
- 15 转染Sp1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的影响
- 1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后c-myc基因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 17 虚拟骨缝在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中的构建及应用
- 18 指端缺损的急诊岛状皮瓣修复
- 19 栓塞硬化注射治疗肢体疼痛性静脉畸形
- 20 阴囊后动脉外侧支血管蒂阴囊皮瓣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