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2期文章
  • 计算机辅助颅眶颧部发育不良诊断标准的建立

    目的建立颅眶颧畸形的定量诊断标准.方法对30例单侧颅眶颧畸形的CT数据行计算机辅助三维测量,行健患侧差值比较,根据颅眶颧畸形累及的骨组织、软组织和结膜囊情况作出分类诊断.根据定量诊断提示对8例患者施行手术,检验诊断标准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颅眶颧畸形的定量诊断标准显示出畸形累及的结构范围和相应的严重程度.根据定量诊断设计手术方案和手术截骨移动和组织充填的量,术后果良好.结论颅眶颧畸形的定量诊断标准细......

    作者:周轶群;俞哲元;任玮;穆雄铮 刊期: 2008- 02

  • 腹腔镜辅助下腹膜法阴道成形术

    目的探讨应用1972年Rothman首创并经过改进的一种更加微创、符合生理、满足患者生理要求的阴道再造手术方法.方法于会阴部造穴,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腹膜再造阴道衬里,关闭盆底腹膜、切开远端的腹膜以形成顶端为盲端的阴道.结果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将该方法用于诊断为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10例.年龄大32岁,小19岁.手术平均用时2.34h.平均住院20.5d.随访3~12个月,无手术并发症,性......

    作者:秦荣生;马勇光;毕宏森;杨欣;张洁;袁炯;李健宁 刊期: 2008- 02

  • 向上臂延伸的肩胛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向上臂延伸的肩胛游离皮瓣一期修复面颈部和上唇瘢痕切除后创面.方法在设计肩胛游离皮瓣时,应用常规的肩胛旁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后所遗创面,同时,将肩胛皮瓣向上臂后内侧延伸,延伸部分用以修复上唇缺损.结果本组6例,均为烧伤后上唇、面颈部瘢痕患者,皆应用向上臂延伸的肩胛皮瓣修复上唇、面颈部瘢痕切除后所遗创面,背部肩胛旁皮瓣面积为22cm×11cm~40.0cmx9.5cm,平均36.57cm×1......

    作者:刘元波;范金财;焦鹏;唐欣;刘立强;王黔;田佳;甘承;杨增杰;张卓南;陈玉刚 刊期: 2008- 02

  • 内镜辅助下腋窝切口乳腺后间隙隆乳术

    目的减少常规隆乳术中因盲视分离对组织的损伤及术中出血,探讨在内镜辅助下经腋窝切口行乳腺后间隙隆乳术的可能性.方法2005年以来,在内镜下经腋窝切口行乳腺后间隙隆乳术27例,术中出血显著减小,并大为减轻钝性分离的创伤.结果27例术后除1例发生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外,均无血肿、血清肿及感染发生.16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1例发生Baker分级Ⅱ度假体纤维包膜囊挛缩硬化,其余手感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内镜下......

    作者:郭金才;吴溯帆;石杭燕;严晟;陈达 刊期: 2008- 02

  • 肋软骨生物力学性能及在耳廓再造手术时机选择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肋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以期为肋软骨作为耳廓再造的支架材料应用于整形外科的佳手术时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5~25岁行耳廓再造的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对不同年龄组肋软骨的应力-应变、应力松弛、蠕变和极限抗拉强度等各项生物力学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儿童组肋软骨的极限抗拉强度、应力-应变、应力松弛及蠕变等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青少年组和成人组,3组当中以青......

    作者:杨庆华;庄洪兴;曾衍均;郭碧云;郭万厚;谢祥 刊期: 2008- 02

  • 经乳房下皱襞切口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下简称水凝胶)注射式隆乳对受术者的危害及取出乳房内水凝胶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2003至2006年共收治水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者43例、86侧乳房,均经乳房下皱襞切口行水凝胶清除,术后加压包扎3d.术前及术后3个月常规行双乳彩色多普勒及血液免疫学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例术后3个月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提示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20例术前伴有乳房疼痛者中有1O例疼......

    作者:李正勇;岑瑛;许学文;古鸣兢;弓晓媛;吴冬梅 刊期: 2008- 02

  • 颈胸部预构扩张皮瓣在颜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建立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为蒂,以颈胸区皮肤为扩张对象的预构皮瓣技术用于重建颜面.方法选择严重颜面部烧伤的患者为治疗对象.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时,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筋膜瓣,与面动脉或甲状腺上动脉吻合,植入颈胸部皮下,于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扩张完毕后,形成以植入血管为蒂的预构岛状超薄皮瓣,用于面颈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术后随访重建颜面的肤色、质地、表情恢复情况.结果临床治疗9例......

    作者:李青峰;昝涛;顾斌;刘凯;沈国雄;谢芸;翁瑞 刊期: 2008- 02

  • 下肢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应用改进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皮瓣、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改进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其解剖学特点、受区病损情况,对该2组皮瓣进行系列改进设计:①皮瓣回流静脉干高压时予以结扎大、小隐静脉干,或与受区静脉吻合;②对供辨区超过小腿中上1/3部位时,行皮瓣延迟8~14d;③行腓肠神经干、支与受区神经支吻接,重建皮瓣感觉;④设计低位旋转点(内、外踝尖上3cm)皮神经皮瓣;⑤......

    作者:宁金龙;李小静;左宗宝;张林;朱飞;展望;韩光明 刊期: 2008- 02

  • 腭后推上提和颊肌黏膜瓣修复10岁以上患者过宽腭裂

    目的探索修复10岁以上患者过宽腭裂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腭后推、上提、腭大孔凿开、腭骨水平板凿断、双侧软腭后推、宋儒耀软腭上提术,结合一侧带蒂颊肌黏膜瓣转移修复过宽腭裂畸形.结果2002年以来,运用该方法治疗13例10~25岁的腭裂患者,术后颊肌黏膜瓣完全成活,双侧软腭与咽后壁上提的组织瓣愈合良好,软、硬腭同时得到延长,腭咽闭合不全获得充分矫正,语音有明显改善,无腭瘘发生.结论该方法具有无张力关......

    作者:程文丹;赵宇;汪春兰;王帮河;丁浩 刊期: 2008- 02

  • 个性化人工耳支架置入体的数字化制备与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形技术,制备具有患者外耳形态特点的个性化人工耳廓置入体,并探讨其应用于外耳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螺旋CT扫描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重构患者耳廓三维立体模型,设计支撑结构、引流结构,生成耳支架的数字模型,采用数控快速成形设备,医用级聚氨酯为材料,以热熔喷丝工艺制备耳支架,并进行了疲劳性能和弹性模量的测试.同时,将多孔聚氨酯人工耳支架置入大鼠皮下,分别于置入后第1、2、4、8、12......

    作者:栾杰;史庭春;张仁吉;王凌宇 刊期: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