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膨体聚四氟乙烯隆鼻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鼻整形术后局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923例鼻整形术中置入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的病例,以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式、既往鼻部手术史、鼻部有否毛孔粗大皮脂分泌过盛的情况、是否行鼻尖表现点软骨帽移植、是否行鼻小柱支撑抬高、是否行鼻中隔软骨切取、是否行鼻中隔延伸移植、是否行鼻尖脂肪垫切除、是否行鼻翼软骨处理、是否行鼻翼缩小缩窄、术后有否严重肿胀、术后......
作者:施嫣彦;谭晓燕;雷睿;方军;徐靖宏 刊期: 2018- 06
-
数字医学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医学在21世纪迎来了热潮,从而进入精准和数字医学时代.主要介绍数字化技术如三维扫描成像技术、手术导航技术、显微外科导航技术、3D打印技术等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的手术前设计、手术中导航以及手术后评判,在这样的背景下,整形外科数字化团队与学会应运而生.同时,也对数字化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如数字化机器人、假体植入物的3D打印、数字化虚拟......
作者:齐向东;祁佐良 刊期: 2018- 06
-
三维打印精准手术导板与传统咬合导板在偏颌畸形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三维打印个性化精准手术导板与传统咬合导板,在正颌正畸治疗偏颌畸形中的疗效与精度.方法选取12例需正颌正畸治疗偏颌畸形的患者,6例为三维设计组,于术前进行颌骨CT扫描与牙齿激光扫描建立数字模型,设计双颌加颏成形术、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术,并三维打印颏成形术截骨与定位导板;另6例为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的咬合导板进行正颌手术.术后行CT检查进行三维测量,并与手术规划比较分析.结果三维设计组......
作者:蔡鸣;杨育生;王旭东;李彪;沈舜尧;姜腾飞;沈国芳 刊期: 2018- 06
-
三维数字化技术制备EH复合人工骨假体在治疗眶区结构性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化精准技术在眶区结构性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术前对患者头颅进行CT扫描并三维重建,使用计算机完成数据的分析和设计,制备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EH复合人工骨修复材料,同期或分期进行人工材料置入重建骨性结构和软组织修复手术,改善眶区畸形.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发症情况,评估术后外形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共收治5例眶区存在骨缺损及软组织异常的结构性缺损患者,其中手术......
作者:杨晓楠;翟震;陈威威;陈露露;于璐;余泮熹;周经;黄慜路;靳小雷;祁佐良 刊期: 2018- 06
-
数字化辅助定位及支架设计在颅面不对称患者耳廓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结合数字化技术,针对颅面不对称小耳畸形患者,探寻一种较为客观、精确的再造耳定位方法及特型支架设计方法,提升耳廓再造术后双侧对称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合并颅面畸形的50例单侧小耳畸形患者,术前进行三维摄影扫描并生成数字化模型,在数字化模型上根据健侧耳廓位置行再造耳镜影定位,并根据定位获取自体肋软骨支架的形态参数及矫正参数.以上述定位信息及参数为指导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法耳廓再造......
作者:王永振;何乐人;蒋海越;杨庆华;张晔;杨锦秀 刊期: 2018- 06
-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AngleⅢ类牙颌畸形185例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探索手术优先模式正颌正畸联合序列治疗AngleⅢ类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185例AngleⅢ类牙颌畸形病例,根据X线头影测量结果及面型特征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下颌前突或偏突畸形;②Ⅱ型:上颌后缩并下颌前突畸形;③Ⅲ型:磨牙轻度近中错、前牙対刃或轻度反、或前牙覆覆盖正常但面中部轻度凹陷.全部采用先正颌、后正畸的治疗模式,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模拟设......
作者:杨斌;王怀良;丁榆德;李秉航;倪健;陈丽丹;席理;黄庆华;双琨;张智勇;滕利;归来;孙晓梅;祁佐良 刊期: 2018- 06
-
Digital image-guided surgery to breast reconstruction
ObjectiveWeareenteringatimewhenmoreandmoredigitalimagesarebeingintroducedtotheoperatingroomtoenhancesurgicaloutcomes.AttheSurgicalSimulationResearchLaboftheUniversityofAlberta,wedevelopedatechnologyto......
作者:Bin Zheng;Yuandong Li;Guojun Zhang 刊期: 2018- 06
-
确立半侧颜面短小患者三维测量镜像平面的新方法
目的探讨一种半侧颜面短小患者三维测量镜像平面确立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医学三维软件对32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进行三维重建,选取鼻根点、矢状缝与人字缝的交点、枕骨大孔与枕外嵴的交点3点确定镜像平面,经过镜像处理和差值分析等步骤评估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骨骼形态特点,设计手术方案.结果统计学分析软件结果显示,选取的3点稳定性良好.临床结果显示患者的容貌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结论鼻根点、矢状缝与人字缝交点、枕......
作者:王梦;归来;牛峰;俞冰;刘剑锋 刊期: 2018- 06
-
755nm皮秒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临床疗效定量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755nm皮秒激光和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雀斑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成2组,分别给予755nm皮秒激光(P755nm)和IPL治疗,均治疗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4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种治疗方式均有较好的疗效,但P755nm组疗效优于IP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5nm皮秒激光和IPL均能很好地治疗雀斑,P755nm组疗效优于IPL......
作者:齐向东;张斌;秦建增;杨杨;王学艺 刊期: 2018- 06
-
数字医学在不同学科中的探索应用
数字医学是将0跟1的数字符号输入计算机,经技术加工后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技术包括三维重建可视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一、数字化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探索数字化技术在骨科发展得快.3D打印技术可以将损伤骨等比例打印出来,为外科医生提供直观的模型,协助其进行手术模拟及手术方案设计.如在修复骨盆骨折时,先将破损的骨盆打印出来,医生拟定手术方案后可在模型上模拟钢板的预安装.......
作者:钟世镇 刊期: 2018- 06
动态资讯
- 1 不同程度下睑退缩的手术治疗
- 2 五联术原位人工肛门整形重建的远期疗效临床研究
- 3 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口内缺损五例
- 4 基因易感性与瘢痕疙瘩
- 5 面中部复合L形截骨缩窄术对上颌窦的影响
- 6 双侧外耳缺失伴发外耳道闭锁猪动物模型的鉴定及其应用
- 7 应用微晶磨削术治疗鼻翼沟增生性瘢痕的体会
- 8 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9 Goldenhar综合征一例
- 10 口腔黏膜管及阴囊皮瓣分期修复成年人严重型尿道下裂
- 11 Mohs显微描记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乳房外Paget's病
- 12 肿胀法行体外、内超声及单纯负压吸脂减肥术的比较
- 13 家族遗传性双侧多指型拇指缺失合并双侧多跖多趾并趾畸形一例
- 1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后c-myc基因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 15 下腹部轴型皮瓣在阴茎延长术的应用
- 16 头颈部海绵状静脉畸形肿胀切除法体会
- 17 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鼻眶骨畸形
- 18 巨痣脱细胞真皮基质残留黑色素颗粒脱除的研究
- 19 手术去毛法在低发际小耳畸形者耳廓再造中的应用
- 20 断续的几何图形线缝合技术一期修复犬咬伤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