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改良前额旁正中皮瓣在鼻缺损修复和再造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携带少量额肌的前额旁正中皮瓣行鼻缺损修复和鼻再造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仅蒂部携带额肌的改良旁正中皮瓣法,完成2例鼻再造和7例鼻缺损修复术.除眶上区的蒂部携带少量额肌外,皮瓣获取均在皮下层次.皮瓣的轴线角度从垂直90°到倾斜50°不等,其中3例低发际线患者,采用倒L形设计.结果一期皮瓣形成和二期皮瓣断蒂术中,观察到长距离行走皮下脂肪层的滑车上血管皮支的存在,以及良好的动脉灌注压.8例......
作者:章宏伟;姚刚;闻国华;黄艳霞;史京萍;过云 刊期: 2010- 01
-
岛状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分裂痣的设计与技巧
目的探讨应用邻位及远位岛状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分裂痣的设计与技巧.方法切除眼睑分裂痣上、下睑病变后,根据缺损的部位、形态及面积,选择应用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耳后SMAS蒂岛状皮瓣或逆行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一期修复上、下睑皮肤缺损,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2003年以来,共收治患者16例,其中应用眼轮匝肌肌皮瓣10例,耳后SMAS筋膜蒂皮瓣3例及逆行颞浅动脉岛状皮瓣3例.切除痣体的大面积上睑为2.5cm×2.0......
作者:王晓军;朱琳;刘志飞;乔群;曾昂;李薇薇;王阳 刊期: 2010- 01
-
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修复颈部瘢痕挛缩
目的探讨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带蒂转移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治疗方法.方法据颈部瘢痕范围,采用单侧(18例)或双侧胸三角皮瓣(2例)预扩张,成人选用600~800ml扩张器,儿童选用200~450ml扩张器.瘢痕面积:8cm×5cm~12cm×13cm.单侧胸三角皮瓣的面积小9cm×16cm,大12cm×18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切口均选择在锁骨下,根据修复面积设计皮瓣,同时要兼顾断蒂时修复剩余瘢痕......
作者:马显杰;彭湃;郑岩;郭树忠;韩岩;鲁开化 刊期: 2010- 01
-
跨区供血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部缺损
目的探讨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足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设计切取以外踝上穿支或其降支为蒂,经其升支、胫前动脉皮穿支及腓浅动脉跨区供血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于临床应用17例,远修复至第2、3趾基底部及第5跖骨头负重区,大切取面积20cm×8cm;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足踝功能恢复......
作者:陈雪松;肖茂明;王元山;管力;张黎明;江珉 刊期: 2010- 01
-
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面下部畸形及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面下部缺损及畸形的方法.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采用带蒂的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面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畸形22例,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探测穿支点并标记,皮瓣大小为4cm×5cm~6cm×7cm,将穿支点包括在内.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供区隐蔽无明显畸形.结论颏下动脉穿支皮瓣血运可靠,血管走行稳定,供区......
作者:王先成;李晓芳;鲁青;吴祖林;贺吉庸 刊期: 2010- 01
-
可变定位截骨器在治疗下颌角肥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自行设计的可变定位截骨器治疗下颌角肥大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以来,应用下颌骨可变定位截骨器对50例下颌角肥大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5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正、侧面效果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仅1例术后发生局部血肿,予以清创处理,恢复良好.结论下颌骨可变定位截骨器治疗下颌角肥大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俞良钢;韩嘉毅;穆雄铮 刊期: 2010- 01
-
四维CT血管显影在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构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四维CT血管显影研究腹壁下动脉穿支的血管构造.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取10具新鲜尸体腹壁标本,在腹壁下动脉的不同水平段将造影剂欧乃派克灌注入皮瓣,包括腹壁下动脉主干、内排分支、外排分支、外排单根穿支、内排单根穿支,在灌注过程中应用四维CT进行扫描(三维CT加上时间轴称之为四维),将所获得的数据在CT工作站上进行图像重建与分析.结果腹壁下动脉穿支在Scarpa筋膜(腹壁浅筋膜......
作者:方柏荣;王先成;乔群;李文婷 刊期: 2010- 01
-
牵引成骨术治疗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呼吸阻塞
目的探讨应用牵引成骨术治疗新生儿PierreRobin综合征呼吸阻塞的可行性.方法2007至2009年,用骨牵引技术治疗8例新生儿PierreRobin综合征.行双侧下颌骨斜行截骨,安置下颌骨牵张器,术后第1天开始牵引,每天3次,每次0.4mm,每天牵引1.2mm,直至延长到所需长度.结果8例患儿均按设计要求顺利完成牵引,无感染发生,无口角歪斜等面神经损伤症状.骨牵引达到预期的长度,约12~20m......
作者:沈卫民;崔杰;陈建兵;邹继军;季易;王顺荣;陈海妮 刊期: 2010- 01
-
带穿支血管的胸三角扩张皮瓣在面颈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1965年Bakamjian等~([1])首先报道胸三角皮瓣并用于面颈部创面修复取得较良好效果,但因皮瓣较厚、臃肿、切取的面积与供区修复矛盾限制其应用.为此,我们应用带有穿支血管的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2000至2008年共完成手术1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商子寅;赵宇;王帮河;汪春兰;吴丽丽;孙伟 刊期: 2010- 01
-
复杂性嵌甲症的整形外科治疗
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全甲摘除、甲旁和(或)趾末端增生组织楔形切除+甲旁创面组织瓣推进,经趾骨贯穿缝合重建甲沟治疗13例复杂性嵌甲症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杨春梅;章建林;朱鴷 刊期: 2010- 01
动态资讯
- 1 不同神经损伤方式对面瘫后肌纤维亚型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 2 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膜在口腔黏膜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3 乳晕同心双环切口乳腺区段切除缩乳术
- 4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较大动静脉畸形一例
- 5 改良阴茎延长术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 6 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在伤口愈合原胶原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 7 缺氧状态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 8 额肌筋膜瓣经眶隔膜滑车下转移矫治重度上睑下垂
- 9 TGF-β1或IFN-γ影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中PTK的作用
- 10 PHACES综合征二例
- 11 耳后皮瓣在外耳部分缺损的亚单位分区精准修复
- 12 腋下切口提吊建腔内镜辅助治疗肌性斜颈
- 13 保乳术后乳房部分缺损的修复
- 14 多乳畸形的手术切口改进
- 15 扩张的交腿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 16 过度扩张对轴型皮瓣血运影响的实验研究
- 17 双侧单蒂瓣法加提肌吊带成形术修复6~12个月婴儿完全性腭裂畸形
- 18 伴有乳房良性病变的巨乳缩小术27例
- 19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愈合过程纤溶酶原激活剂级联表达的影响
- 20 一氧化氮对任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