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鸦胆子油乳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bruceajavanicaoilemulsion,BJOE)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scarfibroblasts,HSFs)增殖、胶原合成和ERK1/2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人来源增生性瘢痕组织,行HSFs体外培养及鉴定;终浓度为0.5、1、5、10、20、50mg/ml浓度的BJOE作用HSFs24h后,计算出24h半数抑制浓度(IC50......
作者:刘松健;章宏伟;张春丽 刊期: 2018- 05
-
Igfbps在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研究
目的明确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分化和增殖状态变化,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s,Igfbps)基因家族成员(Igfbp1-6)在软骨分化各阶段的动态表达模式,为了解软骨分化过程及Igfbps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培养RCJ3.1C5.18细胞系,分别在培养第1、4、7、10天时通过细胞组织学染色、荧光定量......
作者:王腾飞;吴怡;潘静;刘霞;肖苒 刊期: 2018- 05
-
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对血管瘤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对血管瘤干细胞(hemangiomastemcells,He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浓度为3、30、90和150μmol/L的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作用于HemSCs24、48和72h,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SPSS19.0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不......
作者:陈彬;吕东泽;朱佳芳;常雷;应涵汝;马刚;林晓曦 刊期: 2018- 05
-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伴卡梅现象患儿GRα、GRβ的表达与激素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伴卡梅现象(KMP)患儿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GRβ)的表达与激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13年5月年至2016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KHE伴KMP的患儿,符合入选标准者25例,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2.4±1.5)个月.对患儿进行为期1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疗效评判标准分为敏感组(10例)和抵抗组(15例).激素治疗1周,待条件具备后,采......
作者:张源方;孙斌;雷红召;龚毓宾;李淼淼;董长宪 刊期: 2018- 05
-
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修复上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以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修复上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上唇肿瘤或创伤后瘢痕患者29例,病变组织切除后遗留创面0.8cm×2.0cm~1.9cm×3.0cm,根据创面缺损大小、形态、位置及穿支血管分布情况,设计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进行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29例患者皮瓣均存活,其中25例存活良好,4例皮瓣远端出现血运障碍,经......
作者:刘黎平;聂开瑜;陈伟;王波;魏在荣 刊期: 2018- 05
-
应用颊脂垫修复后颊部早期颊癌术后缺损
目的评价颊脂垫修复后颊部早期颊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12例后颊部早期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9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所有患者患侧行肩胛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扩大切除病灶,同期应用颊脂垫修复后颊部组织缺损,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2例颊脂垫成活11例,所有患者局部肿瘤无复发,其中9例开口基本正常,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伴有系统性疾病患者无心脑......
作者:王超;张军 刊期: 2018- 05
-
耳屏再造术中应用自体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矫正耳前凹陷
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在外耳再造术中矫正耳前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对523例进行耳屏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在术中应用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转移至耳前皮下充填凹陷.结果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完全成活,无一例发生血运障碍,未见明显吸收及挛缩.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10个月,修整后的再造耳屏立体感较强,耳前凹陷得到矫正,与健侧接近,患者及家属均满意.......
作者:宋宇鹏;蒋海越;何乐人;潘博;林琳;杨庆华 刊期: 2018- 05
-
颈侧扩张皮瓣联合乳突区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颈侧扩张皮瓣联合乳突区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一期手术:将1枚200~600ml的扩张器埋置于颈侧皮下、颈阔肌浅层,经2~3个月注水扩张形成扩张皮瓣.二期手术:以颈前部为蒂形成颈侧扩张皮瓣与耳后乳突区皮瓣的联合皮瓣,旋转修复侧面部创面.结果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临床应用12例,扩张皮瓣面积为6cm×12cm~7cm×15cm,蒂部宽度6~7cm.术后随访2个月至......
作者:汪雨;李养群;杨喆;唐勇;陈文;马宁;王维新;许砾思 刊期: 2018- 05
-
内眦赘皮的解剖学研究进展和术式发展
内眦赘皮为内眼角前方的一条半月形皮肤皱褶.由于内眦赘皮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存在术后矫正不充分、复发及留有明显瘢痕等情况.对其解剖学的探索有助于理解其形成机制、以便更精准地实施手术,以矫正内眦外形.该文对内眦赘皮的解剖学研究进展及手术矫正方式进行简要概括,为其术式选择提供思路.......
作者:赵思纯;王佳琦 刊期: 2018- 05
-
纳米脂肪在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瘢痕组织内注射纳米脂肪治疗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负压吸引从腹部或大腿抽取自体脂肪颗粒,通过机械推挤的方法将脂肪颗粒进行乳化,把乳化后的脂肪颗粒用纱布过滤后获得纳米脂肪.用26G针头将自体纳米脂肪注射至凹陷性瘢痕组织内,每平方厘米瘢痕注射1~2ml.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如果凹陷仍明显,可以再次进行纳米脂肪注射.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对18例患者的33处凹陷性瘢痕进......
作者:焦虎;潘静;范金财;肖苒;刘立强;甘承;杨增杰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不同形状肩胛区游离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
- 2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 3 血管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及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前景
- 4 以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带内支撑的组织工程化软骨
- 5 婴幼儿血管瘤中周细胞的分布及其演变
- 6 第一、二鳃弓畸形——面横裂的矫正术改进
- 7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修复
- 8 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在修复头皮缺损中的应用
- 9 额部阶梯状皮瓣与肌、皮双瓣鼻再造术
- 10 5459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 11 血管生成素-1对移植颗粒脂肪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 12 重组人VEGF基因治疗大鼠缺血TRAM皮瓣的观察
- 13 保留部分前鞘的TRAM瓣在乳腺癌同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 14 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修复足跟后深度组织缺损
- 15 腹内斜肌游离肌瓣移植一期治疗晚期面瘫
- 16 两次延迟在扩张皮瓣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 17 冻干无细胞膀胱黏膜下基质修复兔尿道缺损
- 18 面部注射充填引起脑血管意外一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 19 不同胎龄胎儿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及MAPKK基因表达的变化
- 20 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