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股外侧肌疝一例

    一、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20年前外伤致右跟腱断裂,于当地医院取右大腿阔筋膜进行修补.术后右大腿逐渐出现局部包块,无明显疼痛,直立行走时增大,平卧后变小,移动度好,可向内推移,下肢无运动、感觉障碍.患者长期以来未就诊,但终因对右大腿外形不满意,于2015年6月就诊要求改善.体格检查:右大腿外侧可见约6cm直线瘢痕,站立时右大腿外侧可见14cm×9cm突起包块,触之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移动度好,无......

    作者:刘政军;祝联;赵天兰 刊期: 2016- 04

  • 真皮与创面再生或瘢痕愈合的关系

    皮肤创伤愈合经历炎性反应、增殖和再生或瘢痕形成3个阶段,涉及到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多种干细胞和去分化角质形成细胞等多种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itrix,ECM)和生长因子等调控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真皮含有神经、血管和多种干细胞,具有营养、支持和诱导表皮更新并保护皮下组织的功能,其三维微环境及其中含有的生长因子等通过调节修复细胞的功能、刺激血管新生并克......

    作者:张瑾;张选奋;郭树忠 刊期: 2016- 04

  • 毛囊重建模型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通过毛囊重建可实现毛囊再生,为秃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现毛囊再生,不仅可解决供区不足、供区瘢痕和手术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还可通过构建出带有皮肤附属器的人工皮肤,提高大面积植皮患者的生活质量[1].毛囊再生涉及到可向毛囊方向分化的上皮-间充质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2],其具体过程尚不清楚,建立一个简便、可靠的毛囊重建模型,对于了解毛囊再生的复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毛囊......

    作者:樊哲祥;苗勇;胡志奇 刊期: 2016- 04

  • 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方法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133免疫磁珠分选,所得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层的96孔板,以含10%FBS的EBM-2培养液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记流式细胞检测,细胞成管试验,细胞诱导分化成脂、成骨试验以及裸鼠皮下成瘤试验.结果从血管瘤组织分离纯化的CD133(+)细胞,6h开始贴壁,细胞呈多突起的纺锤形和......

    作者:吕东泽;应涵汝;常雷;马刚;林晓曦 刊期: 2016- 04

  • 消退期瘢痕与成熟期瘢痕组织中lnc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消退期瘢痕及成熟期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消退期瘢痕及成熟期瘢痕的组织形态.利用lnc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消退期瘢痕及成熟期瘢痕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较大的lncRNA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及信号通路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中可能与瘢痕相关的lncRNA.结果与成......

    作者:李俊;李倩;高艳丽;周蓓;李景云 刊期: 2016- 04

  • 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和DCN表达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humandermis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hDMSCs)对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和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DC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增生性瘢痕防治的可行性.方法机械法联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MSCs,取第3代生长良好的细......

    作者:张文夺;邓呈亮;郭常敏;聂开瑜;唐修俊;魏在荣;王达利 刊期: 2016- 04

  • 颞部软组织层次解剖学研究和透明质酸注射充填的安全层次探讨

    目的通过对尸体标本颞部软组织层次的解剖,探讨透明质酸颞部注射充填的安全层次.方法新鲜成人尸头6例、甲醛溶液保存尸头8例,共28侧头面部标本,沿冠状面切开逐层掀起颞部皮肤软组织,观测颞部组织层次的形态学特点及颞浅动脉、面神经颞支、颞中静脉等与相应组织层次的关系,对颞浅脂肪垫等进行有关测量.根据解剖结果在临床进行颞部透明质酸注射充填,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颞部软组织层次由浅人深为皮肤、皮下脂肪、颞浅筋膜、......

    作者:姜平;陈其庆;黄伟锋 刊期: 2016- 04

  • 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不良反应防治共识

    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注射可以有效改善面部凹陷,皮肤静态皱纹和组织轮廓.随着其在面部微整形领域的广泛应用,注射后可能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也愈发受到关注.因此,专家组根据大量的临床经验、我国现实情况及文献报道,对注射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导致的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治疗达成以下共识,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郭树忠;穆雄铮;孙家明;陈向东;陈光宇;王杭;陈锦安;李远宏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