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和DCN表达的影响
张文夺;邓呈亮;郭常敏;聂开瑜;唐修俊;魏在荣;王达利
关键词:真皮, 间质干细胞, 瘢痕, 成纤维细胞, 共同培养技术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human dermis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DMSCs)对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DC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增生性瘢痕防治的可行性.方法 机械法联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MSCs,取第3代生长良好的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DMSCs的CD分子,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角蛋白19和波形蛋白,向成脂、成软骨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根据临床上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病程将瘢痕标本分为6个月、1年、2年3组,每组3例.将3组HSFB分别与第3代生长良好的贴壁hDMSCs通过非接触式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培养21 d,并分别与相对应组HSFB普通6孔板培养21d进行对照,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组共培养后HSFB α-SMA和DC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DMSCs高表达CD73、CD105、CD44、CD90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不表达CD14、CD34、CD45等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波形蛋白阳性表达,不表达角蛋白19.经诱导可以向成脂、成软骨和成骨细胞分化,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低鉴定标准.普通6孔板培养的6个月、1年、2年3组HSFB的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98.20±15.46、0.29±0.070,175.24±17.04、0.38 ±0.110,125.73 ±6.99、0.33±0.085:DCN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61.30 ±9.79、0.015 ±0.003,70.89±11.29、0.020±0.007,77.31±4.80、0.023±0.003.与5×104 hDMSCs共培养处理后6个月、1年、2年3组HSFB0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分别48.40±6.42、0.100±0.020,192.16±11.37、0.110±0.014,73.33 ±6.29、0.ll0±0.016;DCN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56.92±14.91、0.049±0.015,154.42±18.17、0.033±0.008,140.82±7.32、0.030±0.004.与普通6孔板培养相比较,共培养各组HSFB的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DCN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并以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即6个月组变化较明显.结论 hDMSCs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可下调HSFB 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DC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对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的成纤维细胞作用较明显,hDMSCs的抗纤维化作用有望用于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和病理性瘢痕的防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