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良性淋巴管内皮瘤一例
良性淋巴管内皮瘤,亦称获得性进展性淋巴管瘤病,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管来源的良性肿瘤.首先由Wilson等[1]在1990年报道,目前英文文献中共有44例病例报道,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2012年我们通过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诊断1例良性淋巴管内皮瘤,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儿男,2011年11月出生,出生后半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耳周紫红色肿块,约拇指大小,范围逐渐增大,无疼痛、多汗、多毛及皮温升高等......
作者:杨希;林晓曦;周恒花;金云波;陈辉;马刚;胡晓洁 刊期: 2015- 01
-
诱导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的关键基因与调控因子
人体有2种脂肪组织,即白色脂肪组织(whiteadiposetissue,WAT)与棕色脂肪组织(brownadiposetissue,BAT).其中WAT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能量,而BAT通过其解偶联连蛋白1(uncouplingproteinl,UCP-1)将燃料和底物的磷酸化脱偶联,阻止ATP生成,从而消耗能量[1].因此,调整体内两者比例给肥胖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1].在寒冷刺激下或......
作者:高博闻;程辰;李华;李青峰 刊期: 2015- 01
-
下腹壁皮瓣再造乳房不同术式的比较
下腹壁皮瓣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组织量用于乳房再造,还可以改善腹部外观,已成为乳房再造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众多皮瓣中选择适宜的皮瓣,使供区与受区并发症降至低,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将从供区与受区并发症角度对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rectusabdominismyocutaneousflap,TRAM),游离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以及腹壁下动脉穿支皮......
作者:何珊珊;尹健 刊期: 2015- 01
-
扁桃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扁桃体间充质干细胞(tonsilmesenchymalstemcells,TMSCs)的免疫学特性及机制.方法取慢性扁桃体炎患儿的扁桃体组织,分离、培养T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LA-Ⅰ、HLA-Ⅱ、CD80、CD86等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以牙周膜干细胞作为对照,观察TMSCs能否引起同种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
作者:丁刚;魏立梅;孙伟元;张丽 刊期: 2015- 01
-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δ-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第3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给予0、1、3、6及9mmol/L的ALA避光孵育3h,635nm波长红光照射,能量密度为30J/cm2,照射后继续孵育24h,CCK-8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比色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激活......
作者:焦健;范玉 刊期: 2015- 01
-
血竭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合成透明质酸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竭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将血竭经过氯仿、乙酸乙酯、乙醇依次回流提取分别得到3种血竭提取液,培养液稀释后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噻唑蓝法MTT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0.02、0.2、2、20mg/ml的血竭提取物,在0、12、24、36、48、60、72h7个检测点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绘制适浓度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FCM分析适浓度培养下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
作者:李丹;惠瑞;胡咏武;韩岩;郭树忠 刊期: 2015- 01
-
Madelung综合征八例
Madelung综合征又称为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Launois-Bensaude综合征和良性对称性脂肪堆积.Madelung综合征与一般的肥胖不同,其脂肪有特征性地在患者面部、颈部、枕部对称性堆积,而身体其余部位未见明显肥胖,呈现诸如“马颈”、“驼峰背”等典型外观,目前尚无特定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来缓解颈部压迫症状以及改善外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林千里;杨硕成;张敬德;邢新;李军辉;金晓春;崇晓英 刊期: 2015- 01
-
结膜径路联合外眦小切口的下睑袋整复术
下睑袋整复术式颇多,各有利弊[1-4].2007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们采用结膜径路加外眦小切口治疗轻、中度下睑袋者31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31例均为女性,年龄35~52岁,平均39.3岁.主要表现为下睑局部隆起,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筋膜均为不同程度的松弛,并呈现散在的皮肤细小皱纹,无明显泪槽和睑颊沟畸形.......
作者:何俭;刘晓夏;殷剑波 刊期: 2015- 01
-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扩张皮瓣联合增压技术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缺损
颈横动脉的颈段皮支与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均可成为前胸皮瓣的蒂部,用于修复面颈部缺损,既往均有报道[1-3],但这些皮瓣修复范围有限,同时易出现边缘坏死,严重影响手术效果.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们使用颈段皮支为蒂,锁骨下皮肤预扩张,并联合胸廓内动脉的第2或第3肋间穿支游离吻合达到增压,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缺损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艳丽;昝涛;王涛;顾斌 刊期: 2015- 01
-
关注面颈部重建治疗理念和技术的转变
面部是人体主要的外部认知和自我心理、人格的载体,同时也集中了视听、呼吸和进食的五官,是人体涉及生存与社会活动极为重要的部分,而这些功能的基础,均依赖于人面颈部的正常形态.因此,严重的面颈部创伤和畸形深刻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这也使得面颈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成为了整形外科这一通过重建形态和功能,恢复患者生活信心、工作能力的学科的主要核心任务.......
作者:李青峰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除皱术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 2 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应用
- 3 局部皮瓣在鬓角美学亚单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4 顺行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髂腰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5 菱形去表皮皮下蒂皮瓣支撑法矫正乳头内陷
- 6 自体颅骨移植在眶底重建中的应用
- 7 皮瓣外科的新技术进步
- 8 改良置线皮肤牵引法治疗皮肤慢性溃疡
- 9 眼轮匝肌外侧降肌的形态学及其在眶周年轻化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 10 应用聚丙烯单丝网片纠正轻、中度乳房下垂
- 11 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和DCN表达的影响
- 12 旋转复位法矫正先天性颜面裂鼻翼畸形
- 13 扩张皮瓣注水量与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 14 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
- 15 瘢痕水泡液TNF、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6 葡萄糖转移方法检测脂肪颗粒活性的研究
- 17 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 18 中胚层疗法在医学美容的应用
- 19 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修复进行性单侧面萎缩症
- 20 额蝶缝和鳞状缝早闭致斜头畸形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