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78例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的应用回顾
目的回顾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和评价.方法应用逆行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78例,其中采用扩张后的逆行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12例.单蒂串联双皮瓣10例.术中对背侧骨间动脉的发出位置、走行和分支分布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和皮瓣的设计应用原则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本组78例中74例背侧骨间动脉均存在,位置恒定,4例动脉在前臂背侧中1/3段消失,未发现与掌侧骨间动脉有吻合支,乃改用......
作者:钱云良;杨军;章一新;张余光;杨群;汪希 刊期: 2004- 04
-
跨越人体中线肩胛皮瓣的微血管造影研究
目的观察跨人体中线肩胛皮瓣内的血管情况.方法采用甲醛银朱溶液对一侧的旋肩胛动脉皮支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研究.结果以一侧旋肩胛动脉皮支为蒂,灌注液可超越中线达对侧肩胛区皮肤,对侧血管主要集中在肩胛岗岗上区,吻合形式多样.结论以一侧的旋肩胛动脉皮支为蒂,血流确可跨越人体中线区而达到对侧的肩胛区.中线区域的血管吻合形式多样,吻合范围较广.皮瓣远端血管吻合部位主要集中在肩胛岗岗上区,整个皮瓣血管网有向远端肩......
作者:霍然;李森恺;李养群;李强;杨明勇;黄渭清;刘元波 刊期: 2004- 04
-
性激素受体在瘢痕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D1)、p16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30例瘢痕标本进行研究,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观察上述指标的表达.结果正常皮肤及普通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所有指标均为阴性;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p16、AR与正常皮肤相......
作者:刘嘉锋;张一鸣;易传勋;孙家明;李薇薇 刊期: 2004- 04
-
整合素α5β1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瘢痕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及SPA-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15例增生性瘢痕、15例瘢痕疙瘩及10例正常皮肤进行整合素α5β1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及定量分析.结果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α5β1呈阳性表达,较正常皮肤强(P<0.0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较增生性瘢痕强(P<0.01).结论整合素α5......
作者:于游;贺光照;吴一;黄崇本 刊期: 2004- 04
-
重组腺病毒介导Fas基因转染瘢痕疙瘩细胞并诱导其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备含人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使其稳定高效地表达以替换原有无功能的Fas蛋白,并恢复正常的重建后Fas信号传导通道.方法Fas基因自PcDNA3.1-Fas质粒中切取,应用PDC315载体系统构建携带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检测Fas蛋白的表达及功能.结果成功地构建了携带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能稳定表达的有功能的Fa......
作者:鲁峰;高建华 刊期: 2004- 04
-
乳房神经血管解剖学研究及在乳房缩小成形术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乳房的血供模式和神经支配走向,寻找适合各型乳房肥大的短小瘢痕乳房缩小成形术术式.方法应用血管铸型、标本透明技术和大体解剖对12具成年女性尸体的胸壁乳房血供模式和乳房的神经支配进行研究,并设计出改良的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成形术,用于28例乳房肥大患者.结果成年女性前胸壁软组织乳房或为两层血管构筑或为三层血管构筑,各层间均通过垂直穿支形成吻合并首先在胸肌筋膜表面形成致密的血管网,这些垂直穿支在乳......
作者:孙家明;乔群;赵茹;刘志飞;闫迎军;孙宝东 刊期: 2004- 04
-
微小假体在乳房腺体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应用微小假体充填乳房腺体缺损的方法.方法将微小假体逐一置入腺体缺损区胸大肌下,或置于转移的背阔肌下,通过堆积组合塑形,直至获得所需外形的大小.结果已行7例7侧手术,其中乳腺纤维腺瘤切除后腺体缺损5例5侧,乳房血管瘤切除后腺体缺损1例1侧,巨乳缩小术后腺体缺损1例1侧,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应用微小假体进行乳房腺体再造切口小,术中容易判断乳房体积,便于双侧调节达到对称,但可能有较低的包膜......
作者:杨维琦;杨佩瑛;栾杰;范金财;张旭辉;朱志祥 刊期: 2004- 04
-
聚丙烯网乳房塑形和支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聚丙烯网的乳房塑形和支持作用.方法以小型猪作实验动物,在其皮下置入聚丙烯网,用扩张器扩张未加网和加网的皮肤,模拟重力对乳房皮肤和置入的聚丙烯网的牵拉作用.分两次采集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未加网扩张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能降低,组织学性质改变,而加网的扩张皮肤则否;聚丙烯网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远小于皮肤.结论聚丙烯网对受牵拉的皮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加用聚丙烯网能取得......
作者:谈伟强;乔群;赵茹;孙家明;柳成;刘志飞;尹恒;戚可名 刊期: 2004- 04
-
第八届全国整形外科学术会议证文通知(一)
......
作者: 刊期: 2004- 04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英文版创刊
......
作者: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 2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ASK/Id1通路的初步研究
- 3 一对胸腹部联体婴儿分离后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 4 血管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及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前景
- 5 出汗性血管瘤六例
- 6 单侧眼眶骨折眼球突度的CT测量方法与可靠性评价
- 7 巨大乳房纤维腺瘤切除后的乳房成形术
- 8 髂骨及载抗生素人工骨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中上段创伤性骨髓炎
- 9 不同时间基因转染对兔下颌骨牵引区BMP-2表达的影响
- 10 单侧唇裂修复同期鼻畸形矫正术
- 11 带蒂眶脂肪瓣在中老年人泪槽和睑颊沟畸形整复术中的应用
- 12 组织工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 13 牵引成骨技术在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14 埋没导引缝合技术在矫治面部凹陷畸形中的应用
- 15 经乳晕切口综合处理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
- 16 肥大细胞与皮瓣成活率关系的实验研究
- 17 腺病毒介导BMP2和BMP7基因共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人BMP2/7异源二聚体
- 18 鲜红斑痣的激光治疗
- 19 循环黑素瘤细胞在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 扩张的交腿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