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兴起的一项新兴制造技术,它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模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数据,通过将数据转换后传递到3D打印机,从而快速制造复杂形状3D物体的新型数字化成型技术[1].......

    作者:丁健科;光君;郭树忠 刊期: 2016- 01

  • 水通道蛋白1过表达对小鼠施万细胞形态及水转运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基因表达和施万细胞肿胀之间的关系,明确AQP1在面神经损伤后水肿中的功能.方法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验证小鼠面神经来源的原代施万细胞AQP1表达;应用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技术上调施万细胞AQP1表达;Lenti-AQP1感染施万细胞后,每天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与CTRL组(emptyvector)比较,连续6d;细胞容积测定量化Lenti-AQP1细胞与......

    作者:章杰;扬红华;彭丽;江华 刊期: 2016- 01

  • 人单根毛发毛囊单位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人单根完整毛发毛囊单位体外培养模型,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取志愿者术中所切除的正常头皮组织,显微镜下分离获取处于生长期的毛囊,置于无血清WilliamsE培养基内培养.实验共分3组,对照组:去除皮脂腺、毛囊周围全层组织的单根毛发毛囊单位;实验A组:去除皮脂腺开口以上皮肤部分,保留毛囊皮脂腺单位的单根毛发毛囊单位;实验B组:包含毛囊皮脂腺单位、毛囊周围全层组织的完整的单根毛发毛囊......

    作者:马丽;王继萍;冯苏云;李毅民;赵康峰;雷鸣 刊期: 2016- 01

  • 面部软组织间隙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软组织间隙的解剖学研究和应用对疾病的分析判断和诊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整形外科中我们熟知并广泛应用的软组织间隙有乳腺后间隙、胸大肌后间隙、帽状腱膜-额肌后间隙、颞间隙等,均是良好的外科平面.软组织间隙有助于对周围的组织结构形成“立体解剖”的概念,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局部解剖的层次顺序,以及各组织结构的相互毗邻关系[1].......

    作者:王岩;杨柠泽;王志军 刊期: 2016- 01

  • 创伤整形外科概念的商榷

    创伤可以说是人类古老的一个医学课题,中国周朝时期的《周礼·天官篇》中就有疡医即外科医师的记载,疡医主治各类创伤疾病.对创伤缺损的修复则是整形外科永恒的主题[1],公元前600年印度外科医师即创立了修复鼻部缺损的方法[2].......

    作者:李青峰;付小兵 刊期: 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