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肉毒毒素A对大鼠皮肤及创面组织中SP、CGRP、TGF-β1和α-SMA的影响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对周围神经末梢释放的感觉神经肽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创面组织表达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加只大鼠.肉毒毒素A预注射后7d,在鼠背部建立以4个注射点为中心的创面模型,创面面积1cm×1cm.于术前及术后3、7、14d,测量创面面积,免疫组织化学和Axioplan2Imaging......

    作者:王琳;邰宁正;范志宏 刊期: 2009- 01

  • 转染Sp1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Sp1基因转染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转染Sp1基因对细胞增殖速率和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重组Sp1基因,借助真核表达载体系统.转人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表达,并确定细胞转染效率.应用Real-timePCR法比较转染前后Sp1mRNA及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采用CCK8比色法,比较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增殖状况.结......

    作者:杨松林;万伟东;郑江红;张世新;高云;邓辰亮 刊期: 2009- 01

  • 黏着斑微操控在创伤和组织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真皮模板单元-黏着斑微操控制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采用微图案方法制作微凸阵列,运用分子自组装在微凸上自组装结构蛋白分子,在自制细胞培养仪模拟皮肤生物力学进行细胞牵拉2周,并行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细胞牵拉2周后,细胞形态多样、丰满,分泌增加,呈现顺应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整合素β1、α5表达较对照显著减少,张力蛋白tensin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通过黏着......

    作者:姜育智;韦俊;原博;刘英开;王志勇;丁桂甫;王西樵;田鸣;李春森;宋菲;青春;陆树良 刊期: 2009- 01

  • Notch信号在增生性瘢痕表皮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Notch信号相关分子在增生性瘢痕表皮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是否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方法收集年龄、性别、部位互为对照的增生性瘢痕和健康皮肤组织各8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①表皮分化标志物,包括整合素β1、角蛋白14(K14)和19(K19);②Notch受体1~4以及配体Jagged1.行Real-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otch下游基因P21和P63的表达以及定位.结果组织学检......

    作者:夏炜;潘宝华;刘宾;张曦;马福成;王映梅;杨晓婷;刘丹;郭树忠 刊期: 2009- 01

  • 曲安奈德、干扰素α-2b和维拉帕米治疗增殖瘢痕的作用机制比较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干扰素α-2b和维拉帕米局部注射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增殖、凋亡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各6例,局部注射曲安奈德(40mg/ml)、干扰素α-2b(150万U/ml)和维拉帕米(2.5mg/ml)后7d,切取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生物素化的脱氧尿嘧啶DNA切口末端标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和TGF-β1的表达及细胞发生的凋亡情况,......

    作者:徐少骏;滕建英;谢菁;沈明强;陈东明 刊期: 2009- 01

  •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术前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技术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inferiorepigastriearteryperforator,DIEAP)皮瓣术前设计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对13例拟行DIEAP皮瓣手术的患者术前应用CTA技术对腹壁下动脉进行检查,包括5例阴道先天性缺如、4例阴茎阴囊Paget's病、4例乳腺癌......

    作者:方柏荣;曾昂;黄渭清;乔群;高萍;晏晓青 刊期: 2009- 01

  • 纵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阴道再造术

    目的探讨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阴道再造的新术式.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为5例先天性无阴道、1例阴道癌全切即刻阴道再造患者,应用纵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阴道再造术.术前应用增强CT技术选择优势穿支,根据该结果设计皮瓣,大小为(5~6)cm×(18~24)cm.结果所有转移皮瓣完全成活.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1例出现会阴切口感染,伤口部分裂开,予以换药愈合.围手术期无明显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曾昂;乔群;朱琳;方柏荣;白明;张海林;潘博 刊期: 2009- 01

  • 穿支血管蒂皮瓣在臀区多部位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臀区穿支血管设计穿支蒂皮瓣,修复骶尾部、坐骨部、大转子部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患者入院后常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6~21d,术前以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穿支血管位置,根据血管位置设计舌形、双叶、三叶旋转皮瓣或V-Y推进皮瓣修复臀区创面.结果自2005年以来,共利用穿支皮瓣修复14例共18处臀区创面,其中骶尾部11处,坐骨部5处,大转子部2处.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2~24个月,皮瓣质地优......

    作者:肖海涛;李永林;钱汉根;祁强;林伟 刊期: 2009- 01

  • 重视整形外科早期介入地震伤员救治

    地震灾难造成的创伤涉及面广,伤情复杂.在伤员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的要求随之显现.因此,整形外科的早期介入,是灾难医学(DisasterMedicine)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江华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