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修复
单侧唇裂一期修复术后常表现为红唇缘不齐,鼻底组织缺损,鼻小柱歪斜,鼻孔扁平塌陷及上唇瘢痕等继发畸形[1,2].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我们对69例继发畸形进行修复,获得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共69例,年龄10~36岁,男性43例,女性26例.除4例由于畸形严重需再次手术调整外,其余所有患者均一期行红唇及鼻部畸形矫正,疗效满意.......
作者:吴冬梅;段伟强;刘勇;岑瑛 刊期: 2008- 01
-
眶缘肌群软组织提升修复睑袋术后继发性下睑凹陷
2003年以来我们利用眶缘肌群软组织(眼轮匝肌眶部,上唇方肌上部肌束和颧小肌的眶缘部分)的移位修复睑袋整复术后继发性下睑凹陷20例,效果较好.本组20例,均为女性,年龄30~65岁,均有睑袋整复术史,其中8例为内路法,12例为外路法,均在睑袋术后2~3年内用本法修复,术后随访长者2年,效果稳定.......
作者:唐良宇 刊期: 2008- 01
-
组织扩张术结合补片修复烧伤后瘢痕并发腹壁疝
2001年3月至2006年5月,我们应用组织扩张术结合补片(聚丙稀单丝网,美国巴德公司产品)修复烧伤后瘢痕并发腹壁疝3例,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25~52岁.致伤原因:电击伤2例,CO中毒昏迷后火炉烧伤1例.部位:上腹部2例,下腹部1例.烧伤后早期切痂清除坏死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尽可能保留间生态组织,创面以戊二醛猪皮覆盖,待肉芽生长后行自体邮票状皮片移植.......
作者:王会军;张捷;蒋永能;赵炳瑜;鲁冰;王金龙 刊期: 2008- 01
-
头皮缺损颅骨失骨膜外露的修复方法探讨
1995~2005年我科共收治各类头皮缺损及颅骨失骨膜外露16例,分别应用局部邻近头皮瓣、头皮扩张术及游离皮瓣修复,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6~58岁;致伤原因:电击伤8例,烧伤4例,恶性肿瘤术后2例,良性肿瘤1例,外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2h~30年;缺损部位:颞顶部7例,顶枕部4例,顶部3例,额顶部2例;头皮缺损面积:3.1cm×2.0cm-16cm×......
作者:李岩;张志华;孔祥红;周莉萍;孙萍;王秀春 刊期: 2008- 01
-
腰背部皮肤大面积纤维组织瘤样增生一例
患者女,21岁.7年前即发现腰部有一约2cm大小的肿物,但无疼痛及瘙痒等症状,未做特殊治疗.逐渐发展呈片状,经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效果.其后渐蔓延分布于整个背部及臀部,于2006年7月经活检后考虑为纤维瘤,行腰部纤维瘤切除及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创面无复发.现患者自感未切除的瘤体有进一步扩展,并有向头颈部延伸趋势(图1),遂入院.检查:全身发育正常,背部可见明显的肿物呈菜花状突起,瘤体全部分布在背侧面......
作者:黄永新;詹新华 刊期: 2008- 01
-
着色性干皮病伴发全颜面多部位皮肤恶性肿瘤一例
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pigmentosum,XP)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人群中患病率较低,约百万分之一.由于其上皮细胞内部分缺乏核酸内切酶,不能修复被紫外线损伤的DNA,因此,本病极易伴发面部皮肤的恶性肿瘤[1].2005年7月,我们收治1例因XP伴发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女性患者,病程已20年之久,病变不仅发生于额、颊、外鼻等面部多处暴露的部位,而且鼻腔、上颌窦等多处较隐蔽的黏膜组织......
作者:顾斌;李青峰;沈国雄 刊期: 2008- 01
-
应用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臀部巨大褥疮一例
患者男,65岁,高位截瘫20余年致臀部褥疮,自行换药1年余不愈,创面却逐渐加大、增深,共出现4处褥疮继发感染.检查:T37.5℃,P80次/分,R20次/分,BP14.5/10kPa.专科情况:臀部共4处溃疡,大小约为5cm×4cm~14cm×9cm,表面为脓性分泌物,有轻度异味,部分形成肉芽组织且水肿明显,其中面积大位于骶尾部及左臀下方,部分骶骨裸露.......
作者:汤锋;肖杰 刊期: 2008- 01
-
先天性颌间闭锁征三例
先天性颌间闭锁征偶有报道[1,2],现将笔者20多年间所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例1,患儿男性,出生2d.出生时发现无法张口,伴左耳及左面部畸形.二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正常,无外伤及精神创伤和服药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
作者:王占;刘玉钦;金艳红;杨晓丹 刊期: 2008- 01
-
罕见硅凝胶乳房假体变性一例
患者女,33岁,已婚.因双侧乳房先天性发育不良,胸部扁平,心理压力大,于1999年3月在广州市某整形美容中心经腋窝切口于胸大肌下双侧各置入200g硅凝胶乳房假体,假体系广州市万河整形材料厂产品.术后第2年结婚,妊娠生育后未哺乳.隆乳术后5年两侧乳房开始发硬,失去弹性,乳房形态也逐渐发生挛缩畸形.2006年,双侧乳房严重变形,假体移位于乳房上半部,压之硬如石块(图1),曾就诊于多家美容整形机构,均诊......
作者:李玉东;谭新东;彭正春;陈静;熊毕桦 刊期: 2008- 01
-
鲜红斑痣的基础理论及激光治疗研究进展
鲜红斑痣(nevusflammeus)又称葡萄酒色痣(port-winenevus,PWS)或毛细血管扩张痣(nevustelangiectaticus),常在患者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传统治疗有硬化剂注射、皮质激素、冷冻、铜蒸汽激光、X线照射或同位素斑贴以及手术等,虽然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因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影响美观,许多患者终放弃了治疗.近年来随着皮肤激光的发展与应用,为该病的治疗带来了希......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
- 1 分区预扩张颈浅动脉蒂颈肩背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缺损
- 2 躯体变形障碍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 3 颈部严重放射损伤的临床治疗
- 4 自体颅骨外板、下颌骨外板整复颅颌面创伤后继发鼻畸形
- 5 尿素在阴茎头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 6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难愈合伤口的修复
- 7 眶骨爆裂骨折晚期的治疗
- 8 带蒂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及感觉重建
- 9 自体指(趾)甲甲模在炎症性拔甲术后的应用
- 10 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 11 硅胶制品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
- 12 严重外伤性阴道损伤的手术治疗
- 13 经乳晕切口综合处理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
- 14 中药土鳖虫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的研究
- 15 隐动脉穿支蒂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 16 应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17 不同类型的颈阔肌肌皮瓣存活情况的临床分析
- 18 高位SMAS除皱术的关键点
- 19 应用上睑提肌腱膜瓣生理性重建重睑
- 20 不同培养条件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