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Ang1、Ang2及其受体Tie2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瘤的血管生成与促血管生成素家族(Ang/Tie2)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RT-PCR检测增生期血管瘤17例、消退期血管瘤13例和小儿正常皮肤10例的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血管瘤组织Ang2、Tie2表达高于消退期血管瘤(P<0.01);Ang2、Tie2在小儿正常皮肤表达较弱或阴性;Ang1在血管......

    作者:王彪;鲁开化;赵亚南;庄福连;洪帆;林文雄;林经安;张声 刊期: 2007- 06

  • 转染γ-干扰素的口腔黏膜细胞片修复裸露硬腭对上颌骨腭突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转染γ-干扰素的口腔黏膜细胞片修复裸露硬腭,对预防上颌骨腭突生长受限的作用,以便大限度的减少腭裂术后上颌骨腭突继发畸形的发生.方法3周龄雌性SD大鼠80只,左侧硬腭裸露后,随机分成裸露面自行修复(Ⅰ)组、羊膜修复(Ⅱ)组、羊膜负载的口腔黏膜干细胞片修复(Ⅲ)组、羊膜负载的转染γ-干扰素基因的口腔黏膜干细胞片修复(Ⅳ)组等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组,每组20只.术后9周测量硬腭左右侧宽度,并采用S......

    作者:宋庆高;石冰;黄磊;郑谦;王(龙天) 刊期: 2007- 06

  • 猪松质骨支架兔体内移植后周围组织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变化

    目的观察猪松质骨支架植入后周围组织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变化,为进一步改进材料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猪松质骨进行处理得到猪松质骨支架,将松质骨支架植入兔背部近头侧皮下,分别于移植后1、2、4、8、12周5个时间点作支架周围组织的组织学检查(HE)及支架周围组织内Th1和Th2细胞因子mRNA检测(RT-PCR).结果移植术后1周,植入物周围组织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炎性细胞......

    作者:雷荣昌;翦新春;秦志强 刊期: 2007- 06

  • 病理性瘢痕中丙二醛、黄嘌呤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通过对病理性瘢痕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capacity,T-AOC)变化的研究,初步探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自由基水平升高[1,2]的机制,为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伟人;岑瑛;李晓红 刊期: 2007- 06

  • 颏部二级阶梯状截骨术矫正严重小颏畸形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小颏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经口腔内黏膜切口,显露下颌骨颏联合区,于颏孔下方作两道平行弧形截骨线,阶梯状前移,以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0例患者,均采用二级阶梯状截骨法.术后半年随访,颏部平均前移1.1cm,颏高平均增加0.7cm.截骨区骨愈合良好,形态满意.结论该方法可使颏部前移达到满意的幅度,并有一个自然的过渡,可有效改善颏部畸形.......

    作者:罗金超;归来;张智勇;滕利 刊期: 2007- 06

  • 颅眶截骨前移结合游离皮瓣整复放疗后眶畸形

    目的探讨经颅眶截骨前移结合足背游离皮瓣串联胫前筋膜瓣整复放疗后眼眶凹陷及结膜囊狭窄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及放疗后眼眶及结膜囊严重凹陷畸形,应用冠状切口经颅眶前部截骨前移,钛钉钛板坚强固定后,复原头皮瓣,再在狭窄的结膜囊中部切开向四周分离,根据结膜囊缺损的大小及颞部的凹陷范围设计足背游离皮瓣串联胫前筋膜瓣,分别移植于结膜囊及颞部凹陷部位,血管蒂与颞浅动静脉......

    作者:叶信海;穆雄铮;董佳生;陈熙;周胜杰;王开元 刊期: 2007- 06

  • 斜头畸形的颅成形术

    目的探讨单侧冠状缝和人字缝早闭症所致斜头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取头皮大冠状切口入路,采用双侧额骨瓣旋转交错,患侧额眶带前移、额骨瓣前倾,以扩大患侧前颅凹,再造前斜头畸形的眶额外形.额骨瓣骨块重组和固定,患侧额骨块与颅顶骨保持合适的间隙,重建了患侧冠状缝;后斜头畸形采用双侧顶枕骨瓣旋转交错,骨瓣制成梅花形重建两侧枕部,顶枕骨保持合适的间隙,重建了患侧人字缝.结果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临床......

    作者:沈卫民;王刚;崔杰;何俊平;陈建兵 刊期: 2007- 06

  • 预成钛网结合颊脂垫瓣和自体植骨修复上颌骨缺损

    目的介绍一种以钛网支架结合带蒂颊脂垫瓣和自体植骨移植,行上颌骨缺损个体化三维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1年5月迄今,对16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者,分别以三维CT及快速原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通过CAD/CAM将健侧上颌骨复制到患侧缺损部位,在模型上塑形精确钛网,结合带蒂颊脂垫瓣内衬钛网内侧,行自体植骨以重建上颌骨形态和功能.结果16例上颌骨缺损于修复术后6~36个月随访观察,创口均一期愈合,......

    作者:严君烈;陈关福;刘雁鸣;章伟敏;赵嵩;蒋晨;陈乐 刊期: 2007- 06

  • 下面部轮廓过宽改型的新概念

    随着方型脸改型的经验不断积累和长期的随访观察,人们对下面部轮廓过宽改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产生了一些崭新观念,这对传统的认识和手术方法形成了挑战,值得研究与探讨.......

    作者:陈小平;林洁;杨甄宇;沈剑 刊期: 2007- 06

  • 颅颌面外科创立40年回顾与展望

    颅颌面外科是现代外科医学史上极具挑战性的学科之一.自1967年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40年的光辉历程.颅颌面外科发展的早期,Tessier等教授创新性的理论和手术设计得到全球范围内专家们的高度认同和重视,并迅速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归来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