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聚集蛋白基因转染促进移植肌肉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转染神经源性聚集蛋白基因对游离移植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大鼠股薄肌原位移植模型,按移植术后即刻肌肉内注射溶液的不同分为pCS2+-agrin基因转染实验组,pCS2+空质粒组以及生理盐水注射组,后两组作为手术对照组,基因电转染术后不同时间检测各组肌肉收缩功能、神经源性agrin蛋白表达,以及终板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数量的变化.结果术后早期agrin基因转染组肌肉功能恢复明......

    作者:张盈帆;江华;林子豪;蔡在龙;吴包金 刊期: 2006- 05

  • 神经生长因子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感觉和运动纤维再生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不同类型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B组:两支管内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注入NGF和CNTF.术后12、16周行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olmes银染示B组CNTF侧再生纤维均较NGF侧再生神经外膜薄,纤维排列整......

    作者:李强;刘媛;李民;伍亚民;曾琳;李应玉 刊期: 2006- 05

  • 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管状骨增宽牵引后新骨形成的变化.方法在成年山羊的后肢放置2只增宽牵引器.实验组9只术后第8天牵引,对照组3只不牵引.牵引完毕后不同时期,各宰杀3只,评价管状骨增宽牵引后新骨形成的质和量.结果实验组胫骨平均增宽7.83mm,X射线见牵引间隙逐渐变模糊,暴露侧有骨不连,非暴露侧成骨良好,牵引完毕3个月,未暴露侧新形成板层骨与原来胫骨融为一体,而暴露侧骨不连区为致密纤维组织.结论管状骨增宽牵引成......

    作者:韩正学;张陈平 刊期: 2006- 05

  • 低功率CO2激光吻合大鼠颈动脉的组织学研究

    我们从2000至2003年进行了低功率CO2激光吻合大鼠颈动脉的组织学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珍;王奕;李孝荣;于惠秋;刘铜军 刊期: 2006- 05

  • 带感觉的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足跟皮肤缺损

    自2001年起,我们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底、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明显大于传统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皮瓣上端可达腘窝附近,能很好地修复较长距离的足底、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将逆行转移皮瓣所携带的腓肠神经皮支断端远端与足底受区周围正常感觉神经行端侧缝合,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另外,我们在移植皮瓣下端再设计一个底边与之相连的倒置等腰三角形辅助......

    作者:李自力;赵桂香;程代薇;朱文;彭德飞;王毅;肖向阳;严晓寒 刊期: 2006- 05

  • 腹部随意多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2001至2004年,我们利用腹部随意多皮瓣修复治疗多手指皮肤缺损7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崔海文;王立新;崔树科 刊期: 2006- 05

  • 耳后扩张皮瓣破溃后的手术处理

    2003至2005年,我们针对28例耳再造术后发生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不同情况施行不同的手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万厚;庄洪兴;杨庆华;蒋海越;国冬军 刊期: 2006- 05

  • 游离皮瓣眶窝充填再造眼窝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眶窝空旷及眼窝闭锁畸形的效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我们为21例眶窝空旷及眼窝闭锁患者采用游离皮瓣移植,其中19例采用前臂游离皮瓣,2例采用肩胛游离皮瓣.利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将游离皮瓣移植于眶窝内,以填充空旷和再造眼窝,同时根据移植后眶窝空旷程度选择性同期眶内充填羟基磷灰石材料,一期重建眼窝.结果所有眶窝内移植的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42个月,外观佳,......

    作者:刘静明;陈志远;朱正宏;李冬梅 刊期: 2006- 05

  • 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

    目的探索更为理想的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技术,运用于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5月用于头颈部手术缺损修复的穿支游离皮瓣共14例(股前外侧皮瓣8例,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6例).其中10例为复发后挽救手术,12例曾行放疗(平均63.5Gy).头颈部肿瘤手术缺损部位分别为舌体3例,颊黏膜3例,口咽壁3例,舌根2例,颅底、头皮以及中面部各1例.受区供吻合动脉主要是甲状腺上动脉和面动脉;静......

    作者:张彬;李德志;唐平章 刊期: 2006- 05

  • 尺、桡侧腕屈肌内神经分布和血供特点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内神经分布、血供模式及肌肉结构.探讨将其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神经和血管支配肌肉束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切取部分肌肉移植重建运动功能的应用.方法以解剖学、血管造影、肌内神经染色等方法,研究神经和血管在两肌内的分布特点;电刺激神经支,检测相应肌束可否具有独立收缩功能及正常血供;测量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和肌纤维长度,并与相关肌肉比较.结果支配和供应两肌肉的主要神经和血管均......

    作者:江华;陈刚;刘安堂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