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逆行颊肌黏膜瓣一期修复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后创面

    目的介绍逆行颊肌黏膜瓣一期修复经鼻内镜切除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创面的方法.方法应用鼻内镜经鼻孔完整切除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患侧面动脉前颊支为蒂的逆行颊肌黏膜瓣,经口鼻隧道转移到鼻腔,一期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结果共治疗3例,术后颊肌黏膜瓣全部完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逆行颊肌黏膜瓣用于修复侵及鼻阈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后创面,解决了继发鼻腔瘢痕挛缩狭窄的问题.与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同期......

    作者:范巨峰;王宁宇;陈莉;张桂秀;李森恺;赵振民 刊期: 2005- 04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改进法修复足跟严重冻伤

    目的证实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改进方法修复足跟部严重冻伤的可行性.方法在主皮瓣近端再设计一个纵轴长6.5~7cm的三角形辅助皮瓣,用以覆盖皮瓣转位后蒂部创面.结果13例21足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18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满意,无溃疡发生.结论本术式有助于防止蒂部受压,保证皮瓣血运,是修复足跟部深度冻伤创面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陈向军;邢继平;姚兴伟 刊期: 2005- 04

  • 阴茎部整形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阴茎及其与邻近组织的解剖关系,为阴茎部整形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具(左右60侧)成年男性尸体的阴茎和会阴部进行解剖学观察,对阴茎各部的长度,漏斗韧带和悬韧带与阴茎根关系,阴茎海绵体脚与阴茎血管的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所测成人阴茎体长度为8.13cm;阴茎根长度为7.67cm,海绵体脚长度为5.96~5.98cm.漏斗韧带附着于阴茎根前部,阴茎浅筋膜两侧,并向下延伸为阴囊纵隔,参与组......

    作者:朱辉;龙云;崔永言;龙道畴;周厚仁;李光千;张祜曾;蔡志明 刊期: 2005- 04

  • 臀上、臀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了克服传统臀大肌肌皮瓣切取肌肉所带来的缺点,继承其血运好、组织量大的优点,寻找改进手术操作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5具10侧成人尸体,对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及其相应区域皮肤的穿支血管分布情况,包括主干血管、穿支血管的走行层次、数量、管径及分布、穿出位置及体表投影、相应区域神经分布情况进行大体解剖学研究.另对6例12侧成年女性双侧臀上动脉穿支分布区,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进行穿支定位.结果臀上动......

    作者:穆兰花;严义坪;栾杰;范飞;李森恺 刊期: 2005- 04

  • 下唇动脉弓岛状红唇瓣修复上唇红唇缺损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红唇部分缺损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下唇动脉弓为血管蒂的移位岛状红唇瓣,一次手术修复上唇部分红唇缺损,红唇瓣面积小为1.5cm×1.5cm,大为1.5cm×2.0cm的楔形.结果自1993年以来,应用本术式修复上唇的红唇缺损15例,成活良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下唇动脉弓岛状红唇瓣,修复双侧先天性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红唇组织缺损畸形,具有较强的适应证.......

    作者:黄海滨;梁建;郝新光;梁杰;颜大胜 刊期: 2005- 04

  • 双侧唇裂或唇腭裂修复后口哨畸形的分级与修复

    目的对双侧唇裂或唇腭裂修复后口哨畸形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方法将我院136例双侧唇裂或双侧唇腭裂术后上唇口哨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上颌前门齿牙冠及相应牙龈暴露的程度将口哨畸形分为Ⅳ级.Ⅰ级:1+1牙冠显露1/2;Ⅱ级:1+1牙冠全显露或1+1牙冠全显露伴2+2显露近中纵行牙冠1/2-2/3;Ⅲ级:1+1牙冠全显露和附丽龈显露1/2或1+1牙冠全显露伴附丽龈显露1/2及2+2牙冠显露2/3以上;Ⅳ......

    作者:翦新春;雷荣昌;尹乒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