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丹参氮酮助渗液对瘢痕治疗作用的探讨
目的观察5%丹参氮酮助渗液对瘢痕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进行离体大鼠皮肤、活体及离体人皮肤对5%丹参氮酮助渗液的通透效果测定.并将应用硅膜弹力布贴膏治疗的301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含5%丹参氮酮助渗液的布贴膏,对照组则不含,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结果离体大鼠皮肤通透试验经Poisson级数差别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84632.98,P<0.01)......
作者:陈炯;韩春茂;董鹤良;亓发芝;陈根生 刊期: 2004- 03
-
应用b-FGF刺激的软骨细胞构建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研究
目的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软骨细胞增殖和体内组织工程化软骨构建的影响.方法细胞取自猪耳软骨,用Ham'sF-12培养液体外培养,实验分两组:培养液含b-FGF组(b-FGF组),培养液无b-FGF组(对照组).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于(12.75±1.26)d后分别收集2组第2代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倍数比较,并按50×106cell/ml浓度与聚环氧乙烯(Plu-ronic......
作者:丁小邦;程宁新;陈兵;夏万尧;崔磊;刘伟;曹谊林 刊期: 2004- 03
-
重建阴囊对睾丸生精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重建阴囊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例阴囊皮肤撕脱伤后采用髂腹股沟皮瓣重建阴囊进行长达4年的随访,并分别作了精液常规检查、睾丸活检、性功能及性激素水平测定.为排除临床上可能存在的睾丸及精索挫伤造成的生精功能障碍,以育龄家兔为实验动物,手术剥脱其阴囊,采用下腹部皮瓣重建,观察其睾丸的生精功能情况.结果临床病例随访显示,在重建阴囊早期,对睾丸的生精功能影响不大,但随着时间延长,精子数及活动率......
作者:王达利;王玉明;郑洪;冯进;付书楠;高振宇;邓飞 刊期: 2004- 03
-
不同胎龄胎儿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及MAPKK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protemkinase5,ERK5)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MEK5)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6例少儿皮肤、16例不同发生时期的增生性瘢痕(4个月~11......
作者: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周岗;姜笃银;孙同柱;盛志勇 刊期: 2004- 03
-
额颞部充填术的临床解剖和应用
目的探讨额颞部充填术的安全解剖层面及现用材料的疗效比较.方法通过41例额颞部手术,观察比较不同解剖层面及不同材料充填后的效果.结果额颞部充填有4种较安全的解剖层面:①皮下、颞浅筋膜浅面;②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但向下不超过颧弓上1.5cm的水平界限;③颞深筋膜深层与颞肌肌膜之间;④颞部骨膜下.术后半年至1年以上随访患者均改善或满意;仅脂肪颗粒充填术后部分吸收,个别ePTFE片或Medpor块充......
作者:何葆华;谭晓燕;吴卫华;宋建良;徐靖宏 刊期: 2004- 03
-
失神经皮瓣移植感觉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皮瓣移植是临床上修复创面及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术之一,其前期的研究侧重于皮瓣存活的问题.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注重皮瓣血供,而且重视感觉功能的重建.近年,随着周围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感觉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的深入,失神经皮瓣移植后感觉功能恢复或重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现我们仅就失神经皮瓣移植感觉功能恢复的研究作一回顾.......
作者:吴包金;江华 刊期: 2004- 03
-
病理性瘢痕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基因治疗成为医学领域全新的治疗手段.20世纪80年代初,Auderson[1]首先阐述了基因治疗的概况,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Blaese等[2]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因ADA缺乏而导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的基因治疗,他们以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以LASN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使ADA基因稳定整合,扩增后回输,治疗后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明显改......
作者:鲁峰;高建华 刊期: 2004- 03
-
肿胀抽吸结合射频消融治疗腋臭的临床研究
肿胀抽吸汗腺层搔刮法是治疗腋臭的一种方法,但其复发率较高[1],主要是由于残留部分大汗腺或已破坏的大汗腺又重新复活.射频消融对机体组织产生电脱水作用,可使大汗腺发生不可逆性变性坏死[2],以避免复发.2002年1月~2003年5月我们拟通过肿胀抽吸结合射频消融法与单纯肿胀抽吸法治疗腋臭相比较,探讨一种新的、更加理想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大华;赵鸿儒;孙亦军 刊期: 2004- 03
-
扩张皮瓣的纤维包膜包绕缝合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扩张皮瓣的纤维包膜包绕缝合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手重度烧伤后畸形的治疗中,完全切除手掌瘢痕和肌腱附近的瘢痕组织,彻底松解肌键粘连,应用扩张皮瓣的纤维包膜包绕缝合手掌Ⅲ区的屈肌腱,以预防术后屈肌腱的粘连.结果从1999~2001年,手术6例11只手共33指,随访1~3年,按TAM评定方法,33指中18指优,11指良,3指可,1指差,总优良率为87.88%.结论纤维包膜是阻止和预防术......
作者:刘志飞;乔群;岳颍;杨建明;吴意光;阎迎军 刊期: 2004- 03
-
快速预制随意皮瓣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在24h内扩大随意皮瓣长宽比例,以满足临床特殊需要.方法选择SD大白鼠、北京白小猪行动物实验,分别设实验组和对照组,按一定方式预制皮瓣,并临测皮瓣微循环参数(PU值),实验组动物行预制皮瓣圳练,对照组无训练,根据PU值检测数据监控皮瓣微血流灌注,24h内达到超长宽比例随意皮瓣成活水平,并应用于临床.结果实验组皮瓣存活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大,达到实验设计目的.在烧伤、整形、修复重建临床应用中增加了......
作者:徐军;张国安;宓惠茹;苏虹;韩行义;陈辉;曹大鑫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中南地区第四次暨河南省第八次整形外科学术会议
- 2 78例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的应用回顾
- 3 应用人自体血清培养人口腔黏膜上皮的实验研究
- 4 逆行桡侧小鱼际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 5 富含血小板血浆对牵引成骨过程中新骨生成的影响
- 6 静脉畸形的泡沫硬化疗法进展
- 7 下颌骨下缘截骨术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 8 经眶外侧颅内外联合径路治疗颅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9 内置式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及其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 10 颅内外联合入路矫治严重额眶骨折后遗畸形
- 11 基于CT三维头颅重建技术的模型在颅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12 中位前牵引颅面骨骼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 13 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血管三维结构的研究及应用
- 14 瘢痕过度增生的自由基发生机理
- 15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 16 耳垂旷置术在扩张法耳廓再造术一期中的应用
- 17 鲜红斑痣的激光治疗
- 18 颅颌面外科术前虚拟技术
- 19 CD133、Glut-1在不同时期的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 192例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