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垂直双蒂乳房缩小术中乳晕大小的计算方法
垂直双蒂乳房缩小整形术(Mckissock法)由Mckissock在1972年首先报告[1],我们通过十余年应用Mckissock法手术的临床实践,认为新乳晕的大小、形状直接决定着塑形后乳房的大小和形状.我们1993年起设计了较精确的计算新乳晕大小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行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新祥;郭智龙;余萍;李朝阳;纪郁郁;王艳梅 刊期: 2003- 05
-
微创获取条块状髂骨松质骨
临床上,常需要获取自体的髂骨骨质修复骨缺损,如唇腭裂并发的齿槽骨缺损,骨肿瘤手术后的骨缺损等.虽然有术者进行了不少改进,但仍会造成髂骨供区较大的损伤.我们采用简单的配套器械以小的切口和小的创伤获取髂骨松质骨,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李嵩;陈乃俊;施斌;朱小峰;黄立 刊期: 2003- 05
-
超声影像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中,为指导手术、预测手术效果及进行手术后的随访观察寻求一种简单、快捷、有效、无创的方法.方法应用超声高频(5.5~10MHz)探头,探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发生并发症者乳房的超声影像,观察注射物分布情况及组织结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手术入路及范围,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1999~2003年我们共检查40例80只乳房,超声影像与术中所见完全一......
作者:岳颍;乔群;牛春红;吴意光;刘志飞;耿学琴;杨成慧 刊期: 2003- 05
-
额颞部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感染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2002年8月因右面部肿胀并疼痛5d前来就诊.患者5d前无明显原因感觉右颞部胀痛,当时未予特殊处理,后逐渐加重,经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肿胀反而加重,并局部跳痛.体检:体温38.5℃.......
作者:王少华;王燕华;吕建平;王维精;张桂莲 刊期: 2003- 05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面部注射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面部注射充填凹陷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1999年以来,对8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面部注射充填后发生并发症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术前部分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8例面部注射层次据分析可能分别注入颞浅筋膜浅层、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皮下组织以及眼轮匝肌内.颞部注射充填层次注入颞浅筋膜浅层者,充填物可沿SMAS向四周包括面部蔓延;注入颞筋膜下疏松结缔......
作者:康深松;张正文;丑海燕;翟宏峰 刊期: 2003- 05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感染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未婚.10个月前在南京某美容门诊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双侧各注射75ml,术后2周左侧乳房出现红肿伴疼痛,在该门诊抗炎治疗后行第1次手术引流冲洗凝胶(具体不详),1周后伤口愈合,症状缓解.......
作者:黄金龙;宁官森;周栩 刊期: 2003- 05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39例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丰颞、隆鼻、凹陷充填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9例中并发症分别为感染5例,硬结23例、疼痛25例、穿刺点溃破9例、移位6例、乳汁淤积1例、鼻部皮肤坏死1例、乳房变形3例、双侧不对称4例、无菌性炎症10例、面部皮肤痤疮样改变4例(非注射部位).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
作者:冯晓玲;易传勋;彭冲;张一鸣;杨名;王玉荣;郭能强;周文东 刊期: 2003- 05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剖析
目的研究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填充物被迫取出者的症状体征和局部病理变化.方法从2000年1月~2001年12月,我们对15例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充填者行充填物取除术.对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体征和切除物的病理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要症状体征中:无美容效果占33.33%,继发畸形占20.00%,局部疼痛占60.00%,局部不适占13.33%,局部硬结占80.00%,局部红肿占6.67%.切除组......
作者:王友彬;黄金井;乔群;庄强;刘富华 刊期: 2003- 05
-
细胞凋亡及Bcl-2、Bax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Bcl-2、Bax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用SP法测定草莓状血管瘤和血管畸形68例及正常皮肤11例中Ki-67、Bcl-2、Bax的表达;用TUNEL法测定内皮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Ki-67在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其他组中未见阳性表达;Bax在草莓状血管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cl-2均未见阳性表达;草莓......
作者:王彪;庄福连;张鹏飞;张声;林华 刊期: 2003- 05
-
先天性动静脉畸形的新分期与治疗选择
目的探讨颅外先天性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类方法及相应的治疗选择.方法通过对6年内83个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的系统随访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临床分期,解剖区域分布规律、各分期的治疗选择、不同介入材料对复发率的影响、进行未痊愈病例原因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分为静止期、扩张期和失代偿期,前者以单纯介入治疗为主,后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介入治疗的方法与材料选择对复......
作者:林晓曦;李伟;陈达;董佳生;毛青;范兴东;曹谊林;王炜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家族遗传性双侧多指型拇指缺失合并双侧多跖多趾并趾畸形一例
- 2 46,XX Turner综合征一例
- 3 隆乳术后假体爆裂一例
- 4 保留足跟脂肪垫的足底皮瓣整形术
- 5 吻合神经的手指中节C型皮瓣修复指腹创面
- 6 指腹筋膜瓣联合甲床移植修复伴指骨外露的甲床缺损
- 7 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截骨术并发症分析
- 8 不同形状肩胛区游离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
- 9 假体隆乳术后检查随访参考标准
- 10 耳屏再造术中应用自体残耳软骨组织复合瓣矫正耳前凹陷
- 11 应用皮瓣、黏膜肌瓣及硅胶假体隆鼻隆颌矫治面中凹陷畸形
- 12 促进下颌骨牵引成骨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 13 小耳畸形八大处法耳廓再造术——团队10年经验
- 14 外踝上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足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 15 神经酰胺在Fas介导的信号通道中的作用
- 16 转染Sp1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的影响
- 17 出汗性血管瘤六例
- 18 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治疗(足母)趾嵌甲并甲沟炎
- 19 个性化人工耳支架置入体的数字化制备与实验研究
- 20 应用耳后乳突区双皮下蒂皮瓣早期修复外伤性大面积耳廓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