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环周一期吸脂塑形术
目的探讨如何克服局部分次吸脂术后身体各部环周曲线的不和谐。方法依据美学要求,在肿胀麻醉下,对49例受术者进行多部位一期整体协调性环周吸脂。结果49例受术者,经3~9个月随访,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本法可有效地塑造身体多部位符合美学原则的体态美,一期成形,安全可靠。......
作者:陈育哲;尤维涛;李东;马勇光;李健宁 刊期: 2001- 03
-
同期修复泪小管断裂伴下睑外翻
目的同期修复泪小管断裂伴下睑外翻以缩短疗程。方法采用二合一同期手术,即泪小管端端吻合、硅胶管支架固定术及下睑瘢痕挛缩松解、全厚皮片移植术同期修复泪小管断裂及下睑外翻。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同期修复16例泪小管断裂及下睑外翻,经半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同期愈合既恢复了生理功能,又解决了美容需求。......
作者:陶小风;赵达安;刘根娣 刊期: 2001- 03
-
阴蒂成形术11例报告
目的为严重男性化的女性假两性畸形、误养为女性的男性假两性畸形、男性易性癖及要求转变为女性的Klinefelter综合征等患者重建一个符合美学和功能要求的新阴蒂。方法在3例阴蒂显著肥大的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外阴整复术中,采用带阴蒂背血管神经蒂部分阴蒂头组织移植法缩小阴蒂;在5例误养为女性的男性假两性畸形、2例男性易性癖和1例要求转变为女性的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的外阴女性化手术中,采用带阴......
作者:邢新;欧阳天祥;李军辉;季正伦;宋建星;陈江萍;郭恩覃 刊期: 2001- 03
-
颌骨骨折颌间固定者的体重下降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颌间固定患者的体重下降情况及进食高蛋白复合流质预防体重下降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进食普通流质为对照组,100例进食高蛋白复合流质者为实验组,分别于进院当天,术后第10,20,30d测体重4次,并计算其体重下降的百分率。结果对照组体重大下降百分率达17%,实验组仅为3.5%。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颌骨骨折颌间固定患者有明显的体重下降现象,进......
作者:马越波;徐斌斌;黄剑虹 刊期: 2001- 03
-
外伤性眼睑退缩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采用异体巩膜移植行眼睑退缩矫正手术的疗效。方法自上睑板上缘切断上睑提肌腱膜,或自下睑板下缘切断下睑缩肌,充分分离后使上下睑缘位置恢复正常,在上述腱膜与睑板之间植入异体巩膜片,以使上睑提肌腱膜或下睑缩肌延长。结果本组18例22只眼,除1例轻度矫正不足和1例发生轻度上睑下垂外,其余均获得成功。结论采用异体巩膜移植延长上睑提肌腱膜或下睑缩肌,是修复外伤或手术后眼睑退缩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闵燕;陈涛;李冬梅;赵颖 刊期: 2001- 03
-
腹内斜肌游离肌瓣移植一期治疗晚期面瘫
目的用带血管及多神经蒂腹内斜肌游离肌瓣移植一期治疗晚期面瘫,重建瘫痪肌肉功能。方法尸体解剖研究腹内斜肌22侧,观察形态,厚度,神经支配,血供规律,及肌切除后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在此基础上临床应用带血管及多神经蒂的游离腹内斜肌移植,一期治疗晚期面瘫。结果腹内斜肌的血供来自旋髂深动脉的腹内斜肌支,动脉直径(1.3±0.2)mm,尚有来自第11肋间动脉,直径(1.14±0.3)mm,和肋下动脉,直径(1......
作者:王炜;祁佐良;林晓曦;董佳生;戴传昌;顾斌 刊期: 2001- 03
-
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1971年,Burrington发现孕中期的胎儿创伤后没有瘢痕形成,并提出无瘢痕愈合的概念,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研究[1],我们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胎儿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予以展望。......
作者:宋慧锋;林子豪 刊期: 2001- 03
-
MTT法测定鸦胆子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剂量的鸦胆子粗提物对正常皮肤(NF)与增生性瘢痕(KF)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该药在治疗瘢痕增生的体外效果,为临床应用贴敷制剂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DMEM培养液,MTT(四氮甲基唑蓝),0.1g*ml-1鸦胆子仁乙醇溶液。1.2细胞培养:取增生期瘢痕和正常皮肤进行培养,以第5代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试验。1.3药物敏感试验:以细胞浓度为4×104ml-1接种96孔......
作者:沈雁;李叶扬;唐毅;钟灿灿;邹海燕;李斯明 刊期: 2001- 03
-
面部海绵状硅橡胶置入的远期演变与组织学反应
固体硅橡胶的生物学性能相对稳定,至今在整形、美容、神经外科等作为充垫、修补材料和防止粘连的间隔物被广泛使用,但其长期置入体内是否安全,文献报道不多。我们遇到1例海绵状硅橡胶置入面部已达35年之久者,报告如下。......
作者:邹丽剑;冯胜之;朱萍;束木娟 刊期: 2001- 03
-
乳房下皱襞与下胸壁皮肤内胶原纤维的观察
乳房下皱襞是乳房手术的重要解剖学标志[1]。以乳房下皱襞为参考点的设计在隆乳术、乳房缩小术和乳房再造手术中,都有广泛应用。在所有这些手术中,保留原有乳房下皱襞的自然形态,对取得富于美感的手术效果都非常重要。虽然大家对乳房下皱襞的重要性都一致公认,然而,它的组织结构还不是十分明了。我们在进行了乳房下皱襞的皮下和筋膜系统的检验后[2],发现即使是去除了所有皮下结构的乳房下皱襞皮肤,也能保持其原有形态,......
作者:金骥;庄洪兴;李森恺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尼龙线内外眦眶骨膜固定辅助植皮治疗复发性下睑外翻
- 2 外涂普萘洛尔凝胶对浅表型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患者血浆VEGF、bFGF和MMP-9的影响
- 3 乳房假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 4 介绍一种桥式皮瓣或肌瓣断蒂训练新方法
- 5 仿生活性骨膜及工程化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6 中国汉族人筛骨垂直板三维解剖测量
- 7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表浅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 8 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腕掌尺侧皮肤神经缺损
- 9 改良倒L形切口法矫正内眦赘皮
- 10 应用整形外科原则矫治隐匿性阴茎
- 11 肩胛皮瓣再造阴茎
- 12 人类与非人灵长类动物面部表情肌的比较
- 13 periostin在过度增生性瘢痕的表达及其与TGF-β1和受体的相关性
- 14 关注面颈部重建治疗理念和技术的转变
- 15 骨间后动脉近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 16 α-干扰素基因疗法治疗人黑色素瘤的免疫学机理的实验研究
- 17 重度下睑凹陷性畸形的修复
- 18 耳后扩张皮瓣破溃后的手术处理
- 19 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皮瓣的临床应用
- 20 第一跖背动脉蒂母短伸肌腱复合皮瓣手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