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逆流颞顶筋膜瓣翻转修复顶额部缺损

    目的研究逆流颞顶筋膜瓣翻转移转术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颞浅动脉颞顶分支与耳后、枕动脉支,前额分支与眶上、滑车上动脉支有丰富吻合或与对侧主要血管支直接交通,构筑跨区供血的解剖学基础,设计以颞浅动脉轴型血管及其吻合支为蒂的逆流颞顶筋膜瓣,向顶枕侧或前额顶部移转覆盖充填骨外露缺损区,表面行皮片移植术。结果自1996年11月始,临床已应用7例,大筋膜瓣13cm×7cm。术后筋膜瓣及植皮区完全存活,外形较......

    作者:宁金龙;孔祥安;李小静;张林 刊期: 2001- 01

  • 内窥镜辅助隆乳术

    目的减少常规隆乳术盲视下操作分离假体置入腔隙而造成的创伤,提高隆乳术效果,探讨内窥镜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方法自1996年5月起在内窥镜辅助下行胸大肌下置入腔隙的分离、止血及肌肉、筋膜的剥离、切割,17例置入假体34个,其中经腋切口7例,乳晕旁切口9例,乳房下皱襞切口1例。结果应用内窥镜辅助进行隆乳术可以减少组织损伤,经乳晕旁切口可以更直接和准确地分离和切割胸大肌内下份起点、腹直肌前鞘和腹外斜肌筋膜,......

    作者:程宁新;高尔青;王原路;刘一航 刊期: 2001- 01

  • 腭裂硬腭植骨

    腭裂患儿由于先天性腭部畸形,口鼻腔相通导致语音含糊不清。腭裂修复术的目的是关闭腭部裂隙,恢复解剖完整性,延长软腭,为接近正常的腭咽闭合创造条件。多年来为了达到腭咽闭合,许多学者在手术方式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也包括了对腭裂骨缺损区植骨的研究。自1901年Eiselsberg[1]首次提出牙槽突植骨以来,由齿槽嵴裂引起的鼻唇部及牙列畸形已逐渐引起重视。腭裂齿槽嵴裂植骨术已成为综合序列治疗的一部分,在我国......

    作者:严奉国;平飞云 刊期: 2001- 01

  •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ET-1m RNA、bFGF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有资料提示微血管及其内皮细胞可能和增生性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有关[1,2],内皮素-1(ET-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皆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并能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代谢的细胞因子,我们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探讨了增生性瘢痕组织内ET-1、bFGFmRNA的表达。......

    作者:阎国富;刘荣卿;何威 刊期: 2001- 01

  • 幼龄犬的上颌骨延长

    目的探讨利用牵开成骨技术在幼儿发育期对发育不良的上颌骨进行诱导外科正颌的可能性,牵开成骨是否有碍幼儿上颌骨的继续生长发育。方法4~6月龄杂种犬13只,行一侧上颌前部根尖下截骨,外置延长器固定,于1周后,按0.5~1mm/d的速度用延长装置牵开,牵开至10~20mm时,固定4~6周,卸下延长器。于术日、牵开前、牵开期间、固定期间定期摄X线片,分批处死动物,行咬合关系变化,三维立体测量及组织学等观察。......

    作者:吴念;黄绿萍;归来;毛运春;周传德;陈宗基;赵萍;黄宏 刊期: 2001- 01

  • 天然珊瑚石人工骨在颏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天然珊瑚石人工骨在颏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16例小颏畸形,采用嵌入植骨的方式将海南岛角蜂巢珊瑚石人工骨置入颏部水平截骨后的骨断面之间,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初步临床结果表明天然角蜂巢珊瑚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置入一定时间后能够被组织降解并被周围骨组织爬行替代,引导自体骨形成。所有病人对手术效果均表满意,除一过性唇颏部麻木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水平截骨后采用天然角蜂巢珊瑚石人工骨......

    作者:归来;张智勇;张翔云;藤利;黄绿萍;俞宾;周晓东 刊期: 2001- 01

  • 国人眶间距和眶内侧壁间距的测量及眶距增宽手术改良

    目的创建一眶距增宽矫正手术的改良方法。方法对31例正常中国人,在高清晰度SiemensAngiostarPlus血管造影机上采集头颅平面图象,利用其计算机的测量功能直接测量眶间距,并进行了统计学的正态分布处理。通过47例CT水平断层片观察正常中国人双眶内侧壁的形态,及进行壁间距的测量。对传统复杂的眶距增宽矫正手术进行改良。结果31例的眶间距为1.83~2.54cm。47例双眶内侧壁间的形态为矩形或......

    作者:王侠;王大玫;马勇光;李东;李比;秦荣生;李健宁 刊期: 2001- 01

  • 双额扩展截骨术治疗幼儿颅缝早闭症

    目的解决幼小患儿颅缝早闭症所致的颅腔狭窄、慢性颅内压增高和头颅外形异常。方法取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双侧额颅、顶颅,包括眶上缘、颞骨部开颅;额眶带形成,固定于眶上壁,并前移、前倾30~40°,以扩大前颅凹;额骨板成形,并固定于额眶带之上,形成良好的额鼻外形;颅骨分块截开,拼接骨板,行骨块重组和固定,保持颅顶部合适的间隙。结果12例6月至3岁儿童,手术后颅腔增大、外形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

    作者:穆雄铮;毛青;冯胜之;丁美修;王毅敏;韦敏;张如鸿;张涤生 刊期: 2001- 01

  • 双侧反向半圆形皮瓣修复圆形缺损

    圆形皮肤缺损,如皮肤癌、体表肿瘤等病变切除后所遗留创面,是整形美容外科临床上常遇到的皮肤缺损类型,也是整形外科医师面临的难题。传统的圆形缺损修复方法存在着往往需要切除额外的正常皮肤、切口线过长、缝合分布面积大、设计时需将原先的圆形缺损改变成其他形状来修复等弊端。......

    作者:王明刚;戚可名;刘珍君;水庆付;余刚;王士堂 刊期: 2001- 01

  • 间隔式壶外置的扩张器置入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注射壶埋置方法有两种,即内置和外置,各有其优缺点。我们对壶外置的方法作了一些改良,现报道如下。1.改良方法平行扩张器置入切口,跨越瘢痕或病变组织或其它邻位作长约2cm的附加切口,使附加切口与置入扩张器的切口和腔隙相通。扩张器置人后,将注射壶从附加切口拉出、外置,我们称这种壶外置的方法为间隔式壶外置法(图1)。......

    作者:刘志飞;乔群;赵宇;王乃立;陆大鹏;潘学洪;潘换丽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