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趾侧方皮瓣转移修复同趾趾背侧深度创面
足趾背皮肤较薄,受伤时易导致皮肤缺损、肌腱和骨外露,创面虽小,但修复较困难[1-2].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们采用足趾侧方皮瓣修复同趾趾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8例,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9~42岁,平均29.7岁.致伤原因:碾压伤2例,烧伤4例,低温烫伤1例,放射性溃疡1例.皮肤缺损均位于趾背侧,伴有骨或肌腱外露.其中蹲趾2只,第2趾5只,第3趾5只......
作者:王鹏;闫洪伟;陈立;赵丽 刊期: 2015- 06
-
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在腓肠神经皮瓣供区修复中的应用
1992年Masquelet等[1]和Bertelli等[2]首次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获得成功.目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已成为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用的手术方式[3-6],但对其供区创面的修复一直未引起重视.Wei和Mardini[7]首次报道自由设计的穿支皮瓣,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们将其应用于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区的修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步国;朱辉;郑大伟;孙峰;李刚;董自强;寿奎水 刊期: 2015- 06
-
内镜辅助截骨外弹簧丝牵张成骨治疗颅缝早闭症
2005至2014年,我们对收治的4例颅缝早闭症患儿,在内镜辅助下进行颅缝和颅骨瓣截骨加外弹簧丝牵张成骨术治疗,畸形基本得到矫正.一、临床资料本组共4例,男1例,女3例,年龄为3~6个月.1例半侧冠状缝早闭,右额向前突出,眼眶未向下移;3例矢状缝早闭,有前后突出畸形,双耳在一个平面上,形似舟状.4例均行CT表面重建进行确诊.......
作者:沈卫民;崔杰;陈建兵;邹继军 刊期: 2015- 06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体表巨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
体表巨大恶性肿瘤(瘤体>10cm×15cm)切除后造成的创伤大而深,常导致脏器外露、颅骨缺损[1].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得以利用微血管吻合技术移植游离皮瓣来修复切除后缺损,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2].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我们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吻合术对21例体表巨大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进行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於国军;王光军;张大维;孙勇;程宏宇 刊期: 2015- 06
-
Mohs显微描记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乳房外Paget's病
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mmaryPaget'sdisease,EMPD)又称乳房外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大汗腺分布丰富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区、外阴、阴囊等处,部分可伴发相应部位的恶性肿瘤,由于临床表现与慢性湿疹相似,且部分医生对皮肤肿瘤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治疗不当可使病程迁延,因该肿瘤具有多中心发生的特点,即使诊断及时、治疗正确,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术中冰冻病检......
作者:杨镓宁;潘宁;吴冬梅;戴耕武;罗东升 刊期: 2015- 06
-
婴幼儿血管瘤发生机制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生长周期独特,多数病灶在出生时不可见或呈白色,几周后直至满1周岁瘤体出现并迅速生长,为增殖期;1周岁左右瘤体开始缓慢消退,持续数年,为消退期.在该自然病程中患儿可发生溃疡、感染等并发症,病灶出现于特殊解剖位置还可发生窒息、失明危险,使其在疾病和美学方面都困扰着医生和家长.目前虽有普萘洛尔等临床疗效较好的一线用药,但该病发生及药物作用机制仍......
作者:吕东泽;林晓曦 刊期: 2015- 06
-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是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之一,发生率约1/3000[1].NF1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Ras-GTP酶活性蛋白(Ras-GTPase-activatingprotein,Ras-GAP),编码神经纤维素,对Ras信号通路发挥负性调节作用[2].NF1典型症状有咖啡牛奶斑、外周神经鞘瘤、腋窝或腹股沟雀斑......
作者:冯隽;李养群;赵穆欣 刊期: 2015- 06
-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
目的探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humanparathyroidhormone1-34,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40只SPF级日本大耳白兔根据出笼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rhPTH(1-34)注射剂量,实验组又分为12.5、25、50μg/kg组,每组10只,均建立兔右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牵张开始后,实验各组每天上午8点于兔背部皮下......
作者:彭利伟;魏晓凌 刊期: 2015- 06
-
外涂普萘洛尔凝胶对婴幼儿血管瘤裸鼠模型瘤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凝胶治疗裸鼠血管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BALB/c(nu/nu)裸鼠30只,通过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于实验组和对照组裸鼠皮下注射血管瘤内皮细胞建立血管瘤模型,以3%普萘洛尔凝胶外涂实验组注射部位及其周围约0.5cm正常皮肤,以及正常组裸鼠皮肤,对照组等待观察.定期记录、观察瘤体的生长情况,记录涂药部位皮肤水肿、红斑评分情况.细胞注射45d后,处......
作者:陈淑明;陈少全;张再重;黎成金;夏印;林晨;黄庆锦;王烈 刊期: 2015- 06
-
面部骨骼的衰老
面部衰老是面部骨骼、肌肉、韧带以及其他各种软组织共同变化的结果,其中骨骼的变化又极大地影响着其他组织的表现.面部骨骼的老龄化改变有几个基本的特点:持续终生的变化[1-7],包括骨骼的持续生长、选择性吸收及缓慢移行;面部骨骼并非整体均衡地按比例变化,而是具有区域性的特征[3,8-9];骨骼变化的方式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人种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赵烨;吴溯帆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兔耳瘢痕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2 肿胀吸脂法治疗体表脂肪瘤五例
- 3 经乳头横切口的假体置入隆乳术
- 4 眼睑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即时修复
- 5 整形外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 6 自体口腔黏膜微粒游离移植再造阴道术的远期随访
- 7 局部或邻位皮瓣在鼻尖缺损修复中的功能和美学评价
- 8 自体软骨在短鼻畸形鼻尖整形术中的应用
- 9 不同类型的颈阔肌肌皮瓣存活情况的临床分析
- 10 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植入裸鼠的成脂效应
- 11 缩小健侧骨性结构治疗Lauritzen I(A)型半侧颅面短小症
- 12 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合并神经缺损
- 13 面神经的角神经三维可视化研究
- 14 一个游离足趾移植修复手部两处复合组织缺损二例
- 15 三维CT测量分析在颅面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轮廓整复术的应用
- 16 全扩张皮瓣法矫正小耳畸形一期手术的并发症分析及临床体会
- 17 颞顶筋膜瓣与扩张皮瓣联合覆盖Medpor支架外耳再造术
- 18 带导药系统的快速扩张器的临床研究
- 19 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面颊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20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肉芽创面中MMP-1、MMP-2、MMP-13 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