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所出版的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学科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刊登对整形外科发展具有导向性、指导性的评论和文件,报道整形外科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整形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与整形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工作研究、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改进、综述、讲座、警钟等。本刊被多家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医学文摘所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445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53/R
邮发代号: 18-9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4453/R
- 国内刊号:11-44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耳软骨回植急诊修复耳廓大部离断伤
目的探讨急诊耳廓大部分离断、全层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5例单侧急性耳廓大部分缺损患者.一期手术将离断的耳软骨缝合于患耳并埋植于乳突区,二期行耳颅角成形、耳颅沟植皮术.结果5例均成功,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再造耳耳轮、耳舟、耳甲腔形态、耳颅角、颜色、质地良好,弹性与健侧外耳接近,切口瘢痕不明显.腹股沟、腋窝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该方法修复急诊外耳大部......
作者:刘暾;宋歌;章庆国;周栩;韩雪峰;王悦;钱瑾;胡金天 刊期: 2014- 04
-
颊肌黏膜瓣修复大范围红唇缺损
目的探讨大范围红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以口角处颊肌与口轮匝肌交界处为蒂,上界距腮腺导管至少1cm,宽度约2.5~3.0cm,长度可达翼下颌缝,根据红唇缺损的范围设计颊肌黏膜瓣大小,旋转修复红唇处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无需二次手术断蒂.结果2003年7月至2013年4月,对14例大范围红唇缺损的患者行颊肌黏膜瓣修复术,术后未发生一例转移组织坏死,切口均一期愈合.获得随访5例,时间为0.5~3年,平......
作者:韩景健;赵延勇;姬东硕;杨媚;刘戈;蒋海越 刊期: 2014- 04
-
以内踝后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较小创面
目的探讨以内踝后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较小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对7例跟腱区较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以内踝后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移位修复,皮瓣大小为6.0cm×3.0cm~9.0cm×4.5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8个月,皮瓣血运良好,外形无臃肿,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踝关节活动无障碍.所有患者对......
作者:周晓;薛明宇;芮永军;许亚军;强力 刊期: 2014- 04
-
山西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山西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西地区150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及其父母(其中包含135个核心家庭,实验组)和150例正常新生儿及其母亲(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利用人群关联研究分析、实验组核心家庭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单体型的相对危险......
作者:南欣荣;刘明;原光辉 刊期: 2014- 04
-
邻近角形穿支筋膜皮瓣在躯干部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邻近角形穿支筋膜皮瓣,修复躯干部中小面积缺损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①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10具(20侧),行解剖观测躯干部体表血供的来源以及血管走行、分支与分布及交通吻合情况.②在解剖学基础上设计应用邻近角形穿支筋膜皮瓣修复躯干部皮肤缺损创面15例,修复缺损范围5cm×5cm~13cm×13cm,切取的皮瓣面积10cm×6cm~35cm×15cm.结果躯干部体表皮肤......
作者:姚文德;李小静;宁金龙;李心怡;陈钊;唐茂林;崔怀瑞 刊期: 2014- 04
-
颧骨颧弓联合下颌角整形术后口颌肌群形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颧骨、颧弓及下颌角整形术后口颌肌群的形态变化.方法随机选取颧骨颧弓肥大合并下颌角肥大者59例,于术前和术后10d、术后3个月分别做三维CT检查,并对颜面部进行三维测量,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术后10d,咬肌、翼内肌横截面积较术前增加,术后3个月则较术前减少,前鼻棘层面咬肌和翼内肌横截面积分别为(4.73±0.21)cm2和(3.24±0.21)cm2,冠......
作者:张强;郭军;李澄;李郑 刊期: 2014- 04
-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烧伤瘢痕癌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烧伤瘢痕癌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10例头面部、四肢等部位烧伤后瘢痕癌,对瘢痕癌行根治性扩大切除,遗留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0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一期成活,皮瓣色泽红润、有弹性,毛细血管充盈度较好,针刺后皮瓣有出血,皮瓣存活良好,未见明显皮瓣下积脓、坏死,......
作者:周为军;宋朝晖;郭智龙;李朝阳 刊期: 2014- 04
-
53例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后电子线照射治疗远期随访观察
目的分析瘢痕疙瘩切除术后采用电子线照射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对53例瘢痕疙瘩患者于手术切除后24h内开始行放射治疗,根据不同部位手术切口深度不同,采用直线加速器6~12Mev电子线行伤口局部垂直照射,照射野大小为手术切口长径双侧各外放0.5~2.0cm,中位值1.0cm,短径各外放0.75~2.50cm,中位值1.25cm.每天1次,每次3.5Gy,照射3~10次,中位值4次......
作者:荣玲;武晓莉;侯艳丽;马秀梅;叶明;白永瑞 刊期: 2014- 04
-
伤甲或替代物原位缝合治疗甲床损伤
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采用伤甲或替代物原位缝合并适当加压的手术方法,治疗甲床损伤患者12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22例,男98例,女24例,年龄16~53岁,平均(32.51±1.33)岁.左手64例,右手46例,足趾12例;拇指45例,示指44例,中指、环指、小指21例,足趾均为第1趾.损伤性质:挤压伤80例,砸伤42例.损伤程度:单纯裂伤64例,复合伤58例......
作者:郑亚光;王曦;张明珠;张建;孙文发;刘颖 刊期: 2014- 04
-
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邻指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我们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并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9例30指,术后伤指和供指的外形恢复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9例30指,男20例21指,女9例9指,年龄17~61岁,平均35.4岁.致伤原因:绞勒伤19例20指,切割伤10例10指.其中示指15指,中指10指,环指5指.所有患者均为手指中、远节......
作者:齐巍;于俊;张云鹏;胡宏宇;张净宇;高顺红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臃肿皮瓣整复术三种方法的比较
- 2 臀上、臀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 3 畸形尿道的导尿管置管法
- 4 34例下肢法瓦病临床分析
- 5 国产预测系统在下颌角肥大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 6 增加脉冲染料激光次数对婴幼儿期葡萄酒色斑疗效影响的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
- 7 Genistei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 8 PinX1基因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9 创伤整形外科概念的商榷
- 10 改良吸脂管治疗体表多发脂肪瘤
- 11 皮瓣外科的新技术进步
- 12 自体肋软骨移植在短鼻矫形中的应用
- 13 异种巩膜作为HA眼台包裹材料的实验研究
- 14 指侧局部舌形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 15 钙通道阻滞剂与瘢痕治疗
- 16 DSA下无水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颅面部动静脉畸形
- 17 以一侧指血管神经束为蒂的指腹旗帜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 18 衰老所致泪槽畸形和睑颊沟畸形发生机制的解剖学研究
- 19 江浙地区汉族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PVRL 1exon 3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20 外周淋巴水肿的治疗